第四章 飛機聚會(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也就是說,僅僅是憑藉這種材料,外星人在理論上,就有著完全碾壓地球的科技實力,所以關於他們的身份,以地球人的能力,是根本沒辦法偽造的。
這個訊息引起了整架飛機上人的驚歎,然後又有很多人基於這一點,提出了很多猜測。
愛弗裡不是搞材料的,不過憑藉她的科學嘗試,也大概能意識到這種材料代表的意義。在熱烈的討論中,她也很快說出了她的發現,並引起了很多人的回應。大家又陸續提出更多的猜測。
飛機不知道是飛去哪,這趟旅途看起來很漫長,如果是一般的長途飛行,可能這時候大家已經各自睡覺,或者默默看手機去了,而此時的飛機上,卻好像在進行一場盛大的派對,驚歎聲,稱讚聲,歡呼聲,還有爭辯的叫嚷聲此起彼伏。
愛弗裡從事科研工作多年,卻也從來沒有這樣激動過,她和坐在她右邊的三個位置的一個同樣搞醫學的男人,倆人正大聲討論起外星人可能採用的免疫手段,因為觀點的碰撞綻放的火花,讓她的臉色興奮的通紅,情緒完全調動起來,一口正宗的倫敦腔飛快的吐露著詞句。
“……很有可能是一種分子級別的機器人,如果存在他們說的那種材料,那這種機器人,不,這種分子團只要帶上兩個能識別的頭和尾,和一些這種材料,然後瞬間通電,就可以在體內造就一把鋒利的手術刀,腫瘤的切除完全可以做到……”
“……人類dna他們幾乎已經完全掌握了,瞭解了所有腫瘤和其他疾病的特徵,許多基因層面的疾病都可以被治療。
可以想象,也許控制大腦,產生意識的原理,他們也很可能掌握了……”
“……也許不僅僅是人類,也許他們還掌握了地球上其他的動物。事實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同源的,如果他們對dna攜帶資訊瞭解到如此深入的地步,只要他們願意,也許就可以把所有地球上產生過的,甚至現實中沒有的,僅存在於理論上的動物弄出來。藍色天空的抗衰老,就是一個證明,一種不會衰老的生物,你能想象嗎?”
“定價一百萬歐,這樣的價格顯然是標誌性的意義更大於實際。其實就是想借此篩選出一批人,讓能夠支付這種價格的人當代理人,替代他們統治世界。這一百萬歐,其實就是過去統治者的某種包稅制的變種!”
……
這些人在說話的時候,沒有注意到,就在飛機艙室的最尾端,坐著兩個幾乎不怎麼說話的亞洲人,他們手上沒有戴手銬,沒有穿囚服。偶爾有人會問他們問題,但他們都會禮貌的搖搖頭,表示自己聽不懂英語。
李代元這麼說,是撒謊,趙長啟這麼說,是大實話。
他被李代元帶到這架飛機上來,說要接人,飛了半個地球,幾乎沒有休息,就又飛回去,按李代元的話來說,是“感受一下資本主義的水深火熱”,其實,是讓趙長啟真實感受一下,這些人的情緒。
他們說什麼,其實不重要,李代元只要說幾個關鍵詞,趙長啟自己就能猜出來,無非是許多對外星人的陰謀論猜想,類似的猜想,在情報部門每天的公開資訊裡,多如牛毛,甚至比這些講的更像真的的東西,也並不在少數,只是這其中所有的故事,都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沒辦法彼此融洽。
同樣的證據,被兩個人看見,一個人想象說外星人要用這東西奴役地球,可另一個人則想的是幫助地球,一個人覺得外星人要毀滅人類,另一個卻覺得是保護人類。
從什麼人嘴裡說出來,就會產生什麼故事。
比如他們在參加很多政府的內部技術討論會議的時候,同樣是這些技術點,那些專家們暢想的是如果可以利用,可以帶來多大的好處;而這架飛機上的人,卻總想著會帶來多大的問題。
立場決定觀點,即使是專業的科研人員,也總免不了這一類問題。
“怎麼樣,是不是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李代元問趙長啟說。
趙長啟神色很輕鬆:“上飛機前我覺得很重,現在我……反正我把事情說清楚就行了,我也不指望能說服他們什麼。但我想,他們的觀點之所以偏激,只是因為保密政策,讓所有人只知道整個貴賓計劃的一個小部分。人都是害怕未知的,尤其是面對陌生的物件,他們每個人自然會根據自己掌握的這一點點資訊,和社會上一些負面的輿論,結合自身的遭遇,腦補出很多自以為真實的場景出來。他們一個個不是博士就是碩士,我相信,只要把整個事情都說清楚,他們是能夠理解的。”
“能理解是一回事,但能不能跟我們合作……”李代元說著,自己搖頭否決了自己的說法,“其實也沒指望他們合作,就是暫時不鬧事就行了。把他們今天聊天的這種勁頭,都放在科研上,說不定幾十年以後,我們還能反超外星科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