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外星人楊帆(中)(第2/2頁)
章節報錯
另一位警察李三行這時候第一次開口:“你自己適不適合,你說了不算,我們說了也不算,他說了算。”
趙長啟顯然沒有明白過來。
“你看書不認真啊,第178頁,你看看。”
趙長啟趕緊找,這一頁的內容,是有關實驗人群的精神狀態和他們的相應任務,雖然還沒有完整的邏輯,但現有的一些案例已經說明,外星人對地球人情緒、反應的掌握是相當精確的,雖然還不知道他如何做到這一點,但他能做到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然後就是案例,從案例上來看,楊帆能夠精確的預測一個人的情緒流,包括特定事件對一個人的影響事件,比如收到100塊維持興奮狀態的時間——這個時間因人、因各個因素都有很大變化,但在楊帆的許多實驗中,顯然他是掌握了這一段時間的。被實驗人群在他的手裡,情緒反應就跟機器人一樣精準——這個精確程度在5分鐘以內。
也就是說,他能夠預測一個人5分鐘以內會哭,會笑,會被感動——原因可能是完全隨機的,一朵鮮花,一段資訊,甚至一個眼神……在案例裡,最離奇的一套連環控制是,他讓一個女性實驗者在半分鐘內,接受了一個陌生人的求婚,然後又讓另外一位實驗者(暗戀這個女的)在接下來的兩分鐘裡,哭的稀里嘩啦。而這一串動作似乎只是想向這個男的證明,他缺乏生活的勇氣,以及緩解那個女人的經濟危機——那個求婚的陌生人很有錢。分析中提到,在這個過程中,那個男實驗者是先被告知,自己今天會面對巨大的失望,而那個求婚的男人並不是實驗者,那他又是如何得知求婚的準確時間的呢?
沒人知道。
“再看204頁。”
是一個結論:從實驗中的教育、互動、學習以及交流中來看,外星人對人的瞭解,很可能已經超越了人類對同類的認知水準。很多我們以前認為無法精確掌握和控制的事情,在外星人看來,應該是可以控制的,有關於這一點的理解,可以參考圍棋智慧alppha出現之後,都發現是存在疑問,甚至錯誤的。我們對同類的認知,也可能遇到的同樣的問題。
“也許按照楊帆的標準,你會比其他人都合適這份工作。”
“什麼工作?”
“調查員。”
“調查什麼?”趙長啟腦子裡,全都是那些特工九死一生的畫面。
“你就對他的行為,他的目的,不好奇嗎?就調查這個。會給你分配相應的許可權。”
“什麼許可權?”
“監察整個實驗的許可權,你參加的實驗。還有,你不好奇他到底是什麼樣子嗎?”
趙長啟想起電影中的那些外星人,想象著一條巨大的章魚,有很多觸手,同時在無數鍵盤上打字的模樣……但他很快意識到不太可能。
趙長啟突然想起一個關鍵,他立刻反問道:“你們說是外星人讓你們選我這個工作,但你們又要讓我來監督他,他又不笨,那他肯定選一個外行來忽悠你們啊?”
李三行點點頭,盯著他看了一會,看得趙長啟有點發毛。然後他說:“你再想想。”
趙長啟想起了那天,“楊帆”在耳機裡說過的話,又看了看眼前這本厚厚的研究成果……也許正是自己誤打誤撞,找到了外星人認可的研究方法?可按照自己剛才的邏輯,他認可的監督物件,最好是個蠢蛋,所以方法是錯的?但這個方法本身應該不存在疑問。
那也就只有一個解釋了,這個楊帆,起碼目前的交流合作是善意的。
“我還有幾個問題。”趙長啟覺得大概自己已經想明白了,不管自己願不願意,他已經成了聯絡、研究外星人的一條通道。
李三行抬頭:“你說。”
“如果我接受的話?工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