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會一開始,方唐鏡就率先發難。

「在下不才,覺得這封港實屬不該,朝廷如此做,談不上正確。」

于謙好整以暇的端坐,衝著方唐鏡抬手。

「願聞其詳。」

「眾所周知,明珠港乃是廣州兩大港口之一,承載著巨大的海貿職責。

但明珠港本身只是一座海港,明珠港內的犯罪是人為的犯罪,因為某些罪犯的過錯就封掉整個港口屬於一刀切的懶政。

就說這廣州城幾十萬百姓,每年犯下的罪案少了嗎,從不曾見將廣州城封鎖起來啊。」

方唐鏡一上來就用上了比較法,引來很多人的支援。

明珠港內有犯罪就封港,那往大了說,廣州有人犯罪封不封城?國內犯罪更多,還能閉關鎖國不成?

于謙微微一笑:「方訟師說的話並非沒有道理,可是方訟師有些偷換概念的嫌疑。

朝廷為什麼要建造廣州城,那是為了容留百姓,給百姓棲身之地。

而我們建造明珠港是為了進出口貨物。

這是兩者存在的責任。

現在,無論是進口貨物還是出口貨物,明珠港的這兩項責任履行的都不盡職並且都涉及了犯罪,觸犯了國法。

如果我們建造明珠港的目的是為了犯罪、為了觸犯國法的話,那我們又何必建造或者繼續容許明珠港存在呢?

再說廣州城。

廣州城何曾拒絕接納想要入城居住的百姓,又何曾阻攔想要出城的百姓?

很顯然,這兩方面都沒有,那麼廣州城很好的履行了我們建造它這座城市的職責。

既然職責上沒有問題,那我們建造它的行為就是正確的,為什麼要封鎖它?

因此方訟師,封鎖明珠港不是因為明珠港存在犯罪,而是因為明珠港並沒有很好的履行它所存在的職責。

暫時的封鎖,是為了尋找原因和癥結所在,就好比治病,大夫給病人看病,總得是病人到醫館才能看病吧。

望聞問切,總不能說病人滿街亂跑,大夫坐在醫館裡掐指一算就知道病人生了什麼病。

封鎖明珠港是相同的道理,明珠港現在就是一個病人,而朝廷就是大夫。

在病沒有完全治療好以前,病人最好還是聽從醫囑,安心修養不要到處亂跑的好。」

于謙的對答同樣有理有據,並且生動活潑引來滿堂喝彩。

先輸一陣的方唐鏡也不至於氣餒,繼續說道。

「正方代表說的確有道理,可是朝廷在替明珠港看病的時候,所下的方子是否太過於武斷?

如果我們把明珠港比作一個病人,那依存於明珠港、整個港區的幾十萬工人就是這個病人的軀幹、四肢。

內部的五臟六腑出了問題,何至於將四肢都給砍掉啊。

如今,幾十萬工人無所事事、幾十萬家庭嗷嗷待哺。

這一點,朝廷在封港之前有沒有考慮過?

正方代表的是朝廷,我希望正方代表能夠如實回答,坦率為官。」

面對方唐鏡的質問,面對在場數萬乃至數十萬百姓的目光,于謙甚至都沒有去看陳景和的眼色,便坦然開口。

「在封港之前,朝廷確實沒有考慮封港後幾十萬工人的安置問題。」

如實回答。

的確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