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第1/3頁)
章節報錯
時間在不經意間到了元宵節,當然,這時候還叫上元節。
佳節到來,加上陳嘉鼎暗中向邵子恆提供的證據,曾經在廣州城不可一世的李家倒臺了。
李書閎作為東莞縣種植芙蓉花的幕後黑手被抓了起來,相關的審訊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料想要不了多久就會挖出更多的有用線索。
辦公司和財政司的主官也換了新人,都是江正勳推薦信得過的人。
在將辦公司抓到手裡後,陳景和在輿論上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公開明珠港一案的案件情況。
這也算是歷史上第一次政務公開事件了。
「之所以公佈案件進展,就是為了曉之於民,朝廷,絕不會放過一個壞人,也絕不會冤枉一個好人。
同時也可以對東莞縣的百姓起到安撫作用。」
陳景和這一招用的相當漂亮,東莞縣百姓齊聚廣州就是為了逼死李延宗來的,目的是為了給自己脫罪,朝廷也大方,這次的事不追究於民。
到底還是法不責眾那一套,但下不為例。
不過也並非完全一筆揭過,朝廷對東莞參與種植芙蓉花的三萬四千戶人家加徵了一筆罰金,也可以叫贖罪銀。
每戶一萬。
一萬對於這些曾經參與種植芙蓉花的百姓來說根本就是不值一提,這小十年的時間裡,他們賺的可比這多的多。
朝廷給足了面子,也算是降了恩,百姓們哪有不見好就收的道理?
所以很短的時間裡,所有的罰金便全部繳齊,足足三億四千萬一文不差。
而有了這筆救火錢,廣州府在安頓那些失業的港區工人一事上也輕鬆了許多,除了吃住之外,還每人給做了一件新衣服。
馬上倒春寒了,小心著涼。
雖都是些小恩小惠,但朝廷做到這一步,幾十萬失業工人還有什麼好抱怨的?
輿論上,為朝廷歌功頌德的主流報道開始逐漸佔據上風。
「百姓們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要的是生存、是生活,他們不是不懂大道理,但大道理、家國情懷那些離他們太遠。
生存和家庭的重擔已經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了,所以朝廷真正應該想的,是如何讓百姓們活下去,而不應該天天去想著如何教育他們。」
「以前咱們講治國首要在於教育百姓,甭管是法家的馭民術還是儒家的禮法約束、道德制衡都將會逐漸過時。
時代是往前走的,就說現在廣州的百姓,不識字的已經很少了。
我們不能光靠欺騙和所謂的教育來管理百姓,朝廷必須拿出實實在在的東西出來。
什麼東西實在,錢最實在!」
上元節當天,陳景和在布政使司召開了一堂辦公會,就眼下如何解決廣州問題做出了訓示。
「不要覺得本官俗,因為本官是廣東的父母官,什麼是父母?
父母是一家之長,而家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是俗。
只有咱們這些父母官俗了,百姓們才有可能雅起來。
但我們要是天天雅,老百姓連俗都實現不了,因為他們就餓死、凍死了!」
大好的節日,被陳景和用來開了足足一天的會,直到天色擦黑才離開衙門回家吃上一頓飯。
局勢有向好轉的勢頭,陳景和也難得的放鬆下來,當晚拉著于謙更是痛快的喝了兩盞酒。
結果誰都沒想到的事,轉天一早還沒到衙門的陳景和,就聽到工人們又鬧起來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