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先把槍桿子抓手裡(第1/2頁)
章節報錯
馬不停蹄從南京趕回廣州的陳景和都沒來得及喘上一口氣,江正勳就直接找上了門訴說起眼下廣州極其嚴峻的局勢。
其實也不用後者說,陳景和又不是瞎子,看的見現在的廣州到底有多混亂。
“幾十萬人湧進廣州,士農工商各界都有,無一例外的一個訴求。”
“重開明珠港。”
陳景和站在窗邊,望著窗外街道上聚集的百姓,看著一條條也不知道是用真鮮血還是硃砂寫成的條幅,眉關緊鎖。
“士農工商各界加上幾十萬百姓,正勳兄,咱們這場仗,可是真不好打啊。”
“不好打也得打,真要是讓明珠港重開,那才是前功盡棄。”
江正勳走到陳景和身邊,關切問道:“對了,內閣那邊什麼態度。”
“內閣已經批覆,全面徹查明珠港一案,要求深挖到底,絕不放過任何一人,邵閣老開完三法司聯席會議後就會來廣州,親自指導咱們廣東督辦此案。”
陳景和口中的邵閣老,自然是他的親舅舅邵子恆了。
這樣一來江正勳心裡也跟著踏實下來。
內閣選了邵子恆來,明白的是給陳景和站崗撐腰。
“明珠港的案子是必須要辦下去的,不過眼下,最棘手的已經不是偵辦明珠港案,而是怎麼應對早已沸滿盈天的輿情了。”
陳景和死死鎖著眉頭,滿面愁容。
他突然覺得全民開智好像也不是什麼好事?
以前歷朝歷代老百姓多老實、多聽話啊,朝廷說什麼是什麼,就算再苦再難,老百姓也不會和朝廷這樣唱反調。
只要不是滿地餓殍,就算哪裡餓死個一半,也不會有反民。
現在倒好,明明衣食無憂,不過是暫時沒工、兜裡沒錢,就已經開始迫不及待的和朝廷鬧了。
這其中,新學也好、報紙也好,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老百姓已經不只是滿足於吃飽穿暖,而是有了新的訴求。
自我價值的訴求、自我權力的訴求以及社會肯定的訴求。
當然,這種進步極其重要。
因為這標誌著一個傳統王朝、封建社會開始逐漸向著文明進行演變了。
百姓和社會在變,朝廷一樣在變。
要不然,早把軍隊開進廣州,大街上嘁哩喀喳全給屠了,保管以後全是順民。
這樣的事陳雲甫絕不可能做,誰也不能做,因為這樣做的後果只能是一種。
四百年後,洋人的堅船利炮再次轟開中國的國門。
“去廣州衛。”
陳景和收拾起復雜紛亂的思緒,決定按照自家老爹陳雲甫的提點,一步步的往前走。
槍桿子、錢袋子、筆桿子。
先把最容易也是最重要的槍桿子握在自己手裡吧。
槍桿子確實靠譜,廣東的資本再猖獗,還沒能滲透進廣州衛,這算是廣東最後一塊淨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