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二十一年,正月初八。

結束了持續近乎七天的內閣會議,一臉疲憊的陳景和剛剛走出皇宮,一直守在宮門外的于謙就迎了上來。

“太子爺,廣東的報紙。”

“廣東的報紙?”

陳景和錯愕了一下,隨手接過就踏上馬車,于謙跟在身後說道。

“今晨送進京的,一共兩份,一份是《廣州日報》大年三十那一刊,還有一份是《廣州經濟報》正月初一刊。”

陳景和開啟來看,只見兩份報紙的頭版都是相同的幾個刺目大字。

“港區封鎖,數萬家庭嗷嗷待哺。”

報道的內容圍繞著明珠港被封鎖的事實進行展開,筆墨著重引申到自從明珠港封鎖後,依賴明珠港討生活工人們的生存現狀。

總之就是一個核心意思。

好幾萬工人以及他們各自的家庭,就快要活不下去了。

“廣州的物價最近有抬頭的趨勢,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在背後操控物價,但下官想這應該是聯絡在一起的,物價上漲,工人失業,生存已經成了一個大問題。”

于謙凝重道:“太子爺,有人已經開始發難了。”

陳景和點點頭,將報紙扔到一旁,疲憊的扶額。

“筆桿子、錢袋子。父王說的話一語成讖,咱們的敵人現在就透過這兩種東西向咱們發起進攻了。”

“廣東辦公司是幹什麼吃的,這樣的內容也能刊報?這不是添亂嗎。”

于謙垂首道:“廣東和內陸省不一樣,廣東一直是咱們中州改革試驗的前鋒,言論自由已經在廣東試驗了近十年,只要不是公然違反國法的,哪怕是質疑朝廷政令的言論都允許刊報。所以很容易成為政治鬥爭的喉舌。”

“另外,廣東辦公司的李鳳和也來了信,他彙報說,這是新聞處的失察,已經嚴肅處理了負責這次內容刊報的稽核公員,請示,要不要出版一篇文章闢謠?”

“港區幾萬工人失業是謠言嗎?物價上漲是謠言嗎?”陳景和反問道:“如果是事實的話,那所謂的闢謠不就成了公然撒謊?李鳳和存的什麼心,他這是想讓朝廷睜眼說瞎話,讓咱們自己把朝廷公信力掃盡塵埃中!”

這個時候,陳景和突然就想到了幾天前陳雲甫和自己說的話。

“君王在騙世人,他也知道世人知道他在行騙,但君王還要繼續行騙。”

聯想到再之前陳雲甫說及的那句‘有些東西現在已經不適用了’,陳景和恍然大悟,老百姓不好騙啊。

“我們若是想打造一個具備公信力的朝廷,就要有直面面對質疑的勇氣,而不是全靠欺騙老百姓來勉強維繫所謂的面子,那隻會讓我們的朝廷成為老百姓口中的笑話。”

“指示李鳳和,決不允許他那所謂的狗屁闢謠,報紙愛怎麼發怎麼發,我這就回廣州。”

于謙一愣:“咱們不留京了?”

“會開完了。”

陳景和說道:“父王和內閣透過了西線用兵的決議,打算在開春之後,會同蒙州、藏州方面出兵三十萬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