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朱允熞的建議(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允熞依舊點頭表示知道。
“那好,說說你的態度吧。”陳景和一臉嚴肅的問道:“你覺得,現在閩粵兩省乾的這些個事,是對還是錯。”
朱允熞明白,陳景和這次之所以調回南京來,完全就是因為那一道彈劾奏疏,換言之,他這麼問就是想知道,在朱允熞的眼裡,到底他陳景和是錯的還是陳雲甫是錯的!
多少有些難為人了。
“景和,你也別那麼著急。”
“不急?”陳景和直接拉高調門站了起來:“現在還不急什麼時候急,泉州商會、廣東商會是什麼,那是國營的商會。
朝廷為什麼要國營商會,目的就是為了可以直接調控各種物價穩定經濟、穩定地方乃至於穩定國家,現在國營商會被民間資本介入,依著那群商人無商不奸的性格,將來的物價能漲破大天去!
到那個時候,老百姓們吃不起飯,罵娘都是輕的,他們敢造反你信嗎。”
“可,可這事義父他自有定奪。”
“錯的也是對的嗎!”
陳景和一手指向殿門外:“父王以前的英明神武我們不否認,可現在他就是錯的,他錯的非常離譜!
允熞,現在我們去糾正他的錯誤還不算晚,再耽誤下去,那可就全完了。”
朱允熞自嘲一笑。
“景和,你剛才說,糾正?”
“難道我說錯了嗎。”
“你沒說錯,但,有點自不量力了。”朱允熞嘆氣道:“你和我其實都應該知道,咱們倆沒有任何的資格去提糾正二字。
要是做臣子的有資格糾正君王的話,那就不會有文臣死諫這句話了。”
現實是直白且簡單的。
在一個君權至上的國家,其政治生態通俗易懂。
那就是作為君王,擁有著這個國家絕對的權力。
所以君王,沒有對錯!
既然壓根不存在錯誤,那糾正一說就無從說起了。
“景和,聽我一句,你現在既然已經調回了南京,那就先穩兩年,不要再去惹義父不悅了。”
朱允熞湊到陳景和的耳邊低語道:“那日你給我寫信時還說,希望我能幫你,我想幫你起碼得我自己有實力吧。
同樣的道理,你現在應該先保全自己,爭取再調出南京培養實力,可不能現在就急於求成啊。”
陳景和點點頭,他自然也是明白韜光養晦的道理,只是一想到自己這幾年的辛苦努力,再一想到原本的大好局勢這幾年很可能會惡化的可能性,就不免焦急萬分。
“唉,也只好如此了。”嘆口氣,陳景和看向朱允熞自嘲一笑:“你比我穩重的多,也難怪父王留你監國。”
後者連忙擺手說道:“不不不,景和,你是一直在廣東,比我更直接的瞭解民生百態,因此急於為民立命,我呢一直在南京,天天和楊師他們在一起,你也知道的,他們一個賽一個能沉住氣,所以身上多少沾點老油子,這穩重一說,某些事上來看,其實也不算什麼褒獎。”
陳景和聞言一笑,起身告辭,離開前又折身衝朱允熞鄭重一揖。
“多謝,允熞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