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孤需要時間(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個時間足夠了。”陳雲甫轉身,點了楊溥的名字:“派人去印度知會楊士奇一聲,孤明年去印度。”
後者不明白陳雲甫為什麼這個時候要去印度,但還是點頭表示記下。
陳雲甫走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望向四人用誠摯的聲音說道。
“現在,孤需要四位的幫助。”
“請大王示下,臣等一定肝腦塗地。”
“自幣制革新之後,物價必然瘋漲,我希望你們能想辦法竭盡全力的遏制物價的上漲速度。”
“大王,這隻怕並不容易。”
“控制住幾個重要的點就行。”
陳雲甫伸出幾根手指來:“糧價、布價和鹽價,只要控制住這三點,老百姓再難也無非是生活回到洪武朝那般過苦日子罷了。
只要能吃飽、穿暖,國家就不會有大亂子發生,小的摩擦和矛盾可以暫時性用高壓政策來管控。
而這三種物品的物價很好控制,印度會成為我大明最大的糧倉,更何況平津港已經通船,遼州也是一個大糧倉,所以糧價很好控制。
紡織局可以多開些,民間的女工多招些,廣東這些年鼓搗出了那麼多的發明,生產速度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只要人手夠、工廠夠多,布價漲不起來。
至於鹽價,內陸的鹽價已經漲無可漲,有危險的無非是西北和西南這兩個較為偏遠的地方,下一期的鐵軌工程優先向這兩個地方使勁。
有蒲向東的五十萬奴隸在,我們自己再招募一到兩百萬的民夫,如此三年內完工的難度並不大。
只是控制住這三個物價而已,諸卿有把握嗎?”
聽到陳雲甫這一番分析後,四人俱都信心十足的點頭。
“只是如此的話,臣等有十足之信心。”
“那就行。”
嚴震直看了眼陳雲甫,又小心言道:“可就算我們能控制住這三項的物價,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內陸省份的商號被擠兌破產是無可避免的事,屆時失工潮席捲全國,這也很棘手啊。”
“失業潮不會多大。”
陳雲甫搖頭道:“小商號、小作坊的破產會帶來市場空白,蒲向東和廣東四大家又不是傻子,他們的商號會趁機搶奪壟斷市場,他們開辦商號,總還是要用工的。
我們這邊出臺一項法律,任何商號,不管他是阿拉伯的還是咱大明的,一律不許用奴隸做工,只能從我大明國內招工。
這樣做,不敢說解決全部,一大部分還是沒問題的,至於小部分失去工作的百姓,地方官府和朝廷一起用心,想辦法透過朝廷的工程來解決安頓問題。
至於工錢嘛,朝廷有錢的話就給,沒錢就先欠著,發糧票和布票,用糧食和布匹抵工錢。”
一番操作聽的四人面面相覷之餘又不免感嘆。
這可謂考慮的相當周全了。
只是,既然陳雲甫什麼都能考慮到,那又為什麼要一意孤行呢?
大王啊大王,你要做的,到底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讓你寧願壓上自己一生的豐功偉績。
明眼人都能看到,只要陳雲甫不這麼做,將來百年之後,中國的歷史上,陳雲甫註定是最偉大的君主。
可現在陳雲甫做的事,會在自己的執政歷史上留下一個抹不掉的汙點。
所有後人都將指摘陳雲甫。
譬如晚年好大喜功、寵信外夷、自大愚蠢等等等等。
甚至有可能會說陳雲甫這一個錯誤的決定,導致原本生活日趨富裕的百姓們再一次貧窮下來,對中國的發展,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
何必呢!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