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資本:利潤遠大於生死(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話的人便笑了起來:“咱們陳家十幾年來一直都是和南洋人還有阿拉伯人做生意,什麼時候和印度人做過生意,我聽在粵的阿拉伯人說過,說印度人窮的連衣服都不穿,一年四季光屁股滿街跑,拉撒都在光天化日之下,那就是一片未開化的獸群之地,和咱們陳家能有什麼關係。”
陳嘉鼎默默舉起茶碗,反問了一句。
“若是印度真有那些阿拉伯人說的那般不堪,您說,蒲順是腦子有病才給朝廷贊助上億兩的軍費讓朝廷去幫他列印度嗎?”
“朝廷去年派兵到的印度,今年就有了南印度公司,要大張旗鼓的開發印度那片化外之地,各位叔父想想,咱們瞭解到的印度,是不是隻是阿拉伯人和朝廷想讓咱們瞭解到的。
換言之,他們怕咱們去分一杯羹。”
眾人無不挑起眉頭,細細咂摸一番後都覺得陳嘉鼎這話說的有三分道理。
“嘉鼎,你的意思是?”
“咱們是不是也組織些人手去一趟印度,看看。”
陳嘉鼎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廣東就那麼大一點,咱們陳家不能做到一家獨大,朝廷也不會讓廣東一家獨大,所以還有泉州市舶司,平津港也在擴建,過不了兩年,環渤海一帶往東北海去的方向,絕對是屬於平津市舶司的。
換言之,咱們陳家不僅要在廣州和其他各家商號打擂,將來還要和泉州、平津等地的商號搶飯吃,能有什麼好的發展。
現在咱們要搶先他們一步,去印度。”
幾位叔父都遲疑起來。言道:“可是,那裡還在打仗啊。”
“打仗就打仗唄,怕什麼。”陳嘉鼎直言道:“做生意哪有沒風險的,只要利潤夠大就行,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咱們連這點闖勁都沒有,還做什麼買賣,當個富家翁罷了。”
商人的膽子向來取決於回報的利潤多少,只要利潤足夠大,生命便不值一提。
“那要是朝廷不讓咱們參與呢。”
“怎麼會。”陳嘉鼎自信滿滿,甚至是勝券在握的說道:“朝廷甚至都能允許阿拉伯人參與,又怎麼會限制咱們這些血裔同胞呢,我覺得,南印度公司的成立本身就是朝廷或者說是禹王對外釋放的一個訊號,鼓勵咱們參與到開發印度,甚至是外擴淘金的一個訊號。”
“現在,隨著用工成本越來越高漲,咱們各家的利潤已經開始壓縮了,我聽說,印度那裡的丁口非常多,或許追不上咱們大明,但絕對遠超三韓舊地和南洋各國的總和,幾千萬啊諸位叔父。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勞動力比水還要廉價。
咱們的工廠、作坊、商號甚至於鹽引、糧引、漕引的運送人手都不再需要從本國內招工,每年,可以省下幾百萬兩來。”
堂內眾人很快動了心。
“行,嘉鼎你說怎麼幹,我們這幾把老骨頭都支援你。”
“那咱們先這麼說,這事不能走漏風聲。”
陳嘉鼎站起身,安排道:“明日我便先去一趟南京,一來拜見父親,近前請教,二來請父親居中,讓咱們家和朝廷通個氣,看看如何才能參與其中。”
朝廷成立的南印度公司,刺激到了大明本土商號,商人永遠是不甘寂寞的,他們永遠趨利而動,誰的嗅覺更敏銳,誰越能在時代劇變的浪潮中活到最後。
風口,豬都能上天,但前提是,那頭豬,敢於邁步!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