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之所以這麼安排也是陳雲甫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如今南京股票交易所也已經掛牌成立,嗣宗在廣州幹了那麼多年,成績斐然,南京眼下最缺的恰恰就是一個懂經濟的主官,所以孤思來想去,嗣宗回京來最合適不過。”

“至於誰去廣東接胡嗣宗的班,諸位有沒有人選?”

嚴震直猶豫一陣後開口道:“浙江布政使王鈍這些年做的還不錯,是否可以考慮?”

誰都知道王鈍和嚴震直交情匪淺,不過這件事上,也沒人打算相讓。

那可是廣東。

辦公司試司長楊溥言道:“何不考慮廣州知府伍士皐呢?”

都察院都御史楊靖馬上開口反對道:“廣東都察院多次反應,伍士皐和廣州商人平素來往過於密切,風評上差了一些。”

“福建布政使易惟真也不錯,之前易惟真就是泉州知府,泉州市舶司復市之後,易惟真一直抓泉州發展,雖然沒有廣州的進步巨大,但成績也很突出,另外閩粵兩省平日裡的來往熟絡,調易惟真去廣東也很合適。”

一眾人眾說紛紜,支援誰的都有,雖然各自或許都有些私心夾雜,但總的來說推薦的官員都有拿得出手的地方。

畢竟廣東布政使不同於其他地方省,官做到這個級別,光靠有關係和門路沒用的。

能力,必須得有能力,要有拿得出手的政績!

陳雲甫也緊皺眉頭,絞盡腦汁的思索著合適人選,可惜他也只是一介凡胎,不會仙人點化之術,到底誰合適,陳雲甫拿不準。

“既然一時半會確定不下來,那就這樣,著吏政部、都察院一道派出三個聯合考察組赴杭州、福州、廣州,對王鈍、伍士皐、易惟真這三人進行吏察。

吏察期為一個月,等到考察組回來交了吏察的奏本,咱們再上會討論吧,這期間,暫由廣東佈政副使任憲榮暫代布政使一職。”

說來也是這任憲榮的悲哀,他身為廣東佈政副使,在這次吏察中甚至都沒有他的名字,還不如他的下級廣州知府伍士皐。

不對,任憲榮和伍士皐只能算是平級。

他這個佈政副使是從二品,伍士皐是高配的從二品。

行政級別劃定和編制改革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改過了,前文都有。

倒不是中央不考慮任憲榮,關鍵是這位副使這麼多年來都被胡嗣宗蓋住了光芒,看不出做了哪些成績,把廣東這麼至關重要的一個經濟大省交給任憲榮,大家心裡沒底啊。

再者說,廣東布政使還掛著候補行走銜呢,就像胡嗣宗這樣,可以一步到位進中央。

說不準再過些年,隨著廣東的經濟體量越來越大,廣東布政使直接就是中央大員兼任。

地方的官員選拔靠關係還能使使勁,中央大員,沒能力沒政績想都不要想。

陳雲甫不可能讓這種官進軍政院。

即使眼下軍政院內有很多靠著關係和政治交換暫時擔任的行走。

但再過幾年,陳雲甫一定會把這些人全部清除乾淨。

哪裡都可以渾濁含糊,但國家的權力中央,絕對不會!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