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第2/2頁)
章節報錯
換言之,只是夠這筆國債每年的息錢罷了。
所以咱們眼下需要的,是刺激生產、富裕民生,不能再打仗靡費國力了。”
聽了崔治文的話,藍玉的眼角一個勁抽搐。
倒不是因為自己蒙州的窮,而完全是覺得這崔治文比起遼州的俞以豐來,差的太遠。
也就是這崔治文祖上給的面子,他是清河崔氏的後人,是極顯赫的名門望族,是除了孔孟曾顏這四個千年世家外執牛耳計程車林世家。
要不然,哪裡輪得到他崔治文當這個內閣首輔。
“國家窮孤知道。”藍玉言道:“就是因為國家太窮,靠著發展,咱們哪年哪月才能富裕起來,蒙州不比遼州,遼州有十幾年發展的底子,更有著其他很多優勢,可咱們草原有什麼,什麼都沒有。
要不然幾千年來,草原人也不會年年侵略其他國家,只有掠奪,才是最快的富國辦法,崔閣老不用質疑孤,因為禹王他老人家就是這麼做的。
他治下的中州,這十幾年來停止過侵略和掠奪嗎,孤還告訴你,禹王他曾經親口和孤於私下間說過,他說侵略,是罪在當代,利在後世。
至於仇恨什麼的,過個幾百年,被侵略之地的後人就忘了,他們反而會因為享受到強大的國家所帶來的榮譽而沾沾自喜,驕傲的以中國人自居。
所以崔閣老,仗,孤是一定要打的,孤要打下一片比當年大蒙古還要廣袤的疆域!”
崔治文嘆了口氣又言道:“可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王,出征總需要糧草和軍備吧,我蒙州無有兵工廠,一應所需的甲冑弓弩等物都無法生產,既然要出兵,這些都需要備足。從何而來?”
“向遼州採買。”
藍玉大手一揮,交代道:“孤不管你們怎麼做,這事就交給內閣了,秋後,孤要看到輜重軍備齊全,至於這場仗,孤將親自領兵御駕親征。”
他倒是說的輕巧,一句採買就交代了下去,可崔治文卻愁的大把大把掉頭髮。
採買?
拿什麼採買,空口開白條嗎。
真就是硬著頭皮擠出了幾萬頭牛羊和戰馬,用來充抵金銀賣給遼州,又欠下一屁股的賬,這才堪堪趕在入秋前準備好。
現在蒙州算是少了兩屁股子的國債了。
一少大明,二少遼州。
“這個首輔大臣做的,還他娘不如在大明做侍郎呢。”
崔治文苦笑著,不過很快又振作起來。
話雖如此,不過寧為雞頭不為鳳尾,再者說,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已經四十多了,大明未來的官場沒有自己的機會。
倒不是說年紀過大,而是思想。
大明的選官正在和傳統背道相馳,諸如胡嗣宗、嚴震直這種懂經濟、搞經濟的好手才是未來大明的需求。
當一個國家開始尋求生產結構、生產方式轉型的時候,第一個轉變的,必然是官員的選用。
也就是政權結構要先轉型,其次才能帶動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轉變。
自己在崔家又不是家主,老崔家的根永遠都在中州,也不會再幫助自己什麼,離開中州自己才能有機會。
只是目前來看。
“藍玉非明主啊,唉。”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