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時代,就快要變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外科院在我們這常年有大夫,受傷的都能及時得到救治,取出彈片、清理感染、縫合傷口,沒有問題。”
“火藥倉的保護要尤其小心。”
戴紹寧連連點頭:“一個倉庫幾千桶火藥,萬一要是炸了,整個火器局恐怕都會被夷為平地,所以整個火藥倉周圍做了十幾處避雷措施,同時方圓五十丈內,做了極其細微的防火措施,保證一丁點火星都不會進入火藥倉五十丈內。”
陳雲甫這才算放心下來,頷首道:“試炮吧。”
“是。”
戴紹寧轉身去準備,在看臺的下方,幾十門火炮被拉了出來,每一門火炮都有三名各司其職的炮手。
包括一名拿望遠鏡的觀察員,一名裝填手、一名發射手。
觀察員嘴叼蘆葦,一邊用眼睛觀察距離,一邊透過蘆葦的擺動測量風向和風力,隨後進行報數。
“一百七十丈四號標靶,高低減二,炮口東移兩分,放!”
裝填手都是大力士,將一枚幾十斤重的鑄鐵炮彈填入炮管內,隨後站在火藥艙也就是火炮尾部位置的發射手拿出火摺子點燃引信。
隨著一聲轟然巨響。
極遠處的四號標靶,一個石土混造而成的瓦房被炸的四分五裂。
說炸不太合適,應該叫,砸。
巨大的火藥推動力賦予了鑄鐵炮彈巨大的動能,這是最原始的火藥投入戰場使用方式,用巨大動能來殺傷敵人或者摧毀城防設施。
一共三十個標靶,也就是三十門炮。
最終的成績是,二十七中三空。
命中率高達九成。
陳雲甫放下望遠鏡,十分驚歎的讚揚道:“好啊,好啊,炮好,炮手更好!”
而坐在陳雲甫身邊的陳景和更是直接傻了眼。
那麼準的精度、那麼遠的射程、那麼大的殺傷力。
有了這玩意,什麼弩車、投石車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弓弩手恐怕都要淘汰了吧。
“火炮面前,老祖宗留下的軍陣韜略,就註定要退出歷史舞臺了。”
陣法講究的是整齊和嚴密性,而火炮,最喜歡的就是整齊嚴密的軍陣,一炮下去,保管死傷狼藉。
戴紹寧說道:“這種是攻城用的實心彈,還有一種是對付騎兵或者步兵陣用的一寸大小的鐵彈,一次性可以打出幾百枚,三十丈之內,能穿鐵甲,臣管這種叫做開花彈。”
三十丈內穿透鐵甲,人還不活生生打成篩子。
一炮幾百枚,那幾十門炮,上百門炮呢?
陳景和直接抽了口子涼氣。
戰爭一起,人命豈不是比水還廉價。
怪不得自家老爹在徵朝作戰的時候,不願意向常茂提供火器支援。
這種東西,還不能問世。
“時代,就快要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