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奇搞不明白,陳雲甫口中的孟買港在哪裡,孟買港擴建好了和大明又有什麼關係。

朝廷獎勵生孩子的政策,跟孟買修個港口有聯絡嗎?

連楊士奇都搞不明白的事情,中央這些軍政院行走自然就更搞不明白了,不過他們不懂不重要。

陳雲甫都壓根沒打算就這項政策和他們通氣,直接乾綱獨斷讓辦公司行文地方。

會都沒上。

有的政策需要討論,有的政策不需要討論。

因為陳雲甫篤信,自己這條政策是絕對正確的。

偶爾霸道一番還是蠻爽的。

就是夏元吉有點不太高興,這國家財政沒好兩年,陳雲甫就得折騰點么蛾子出來,回回如此,就不能讓他這個財政尚書過兩年富裕日子嗎。

好在今年,遼州將第一期債款還了回來。

三百一十萬兩現銀加上各種折抵的資源連帶著十萬名勞力輸送,總折價為八百七十七萬兩。

去掉五百萬是利息,本金遼州才還了三百七十七萬兩。

不過這只是第一年,料想隨著時間的推移,遼州從戰後恢復元氣後,會還的快一些。

“廣東今年的稅又創了新高,大概是廣州交易所成立的原因,廣東今年連商稅加上市舶司的稅、廣東國營商號的營收,突破了一千一百萬兩,趨近南宋鼎盛時期的水平了。”

夏元吉拿著稅收冊,笑的像個五十歲的孩子。

遼州還債、廣東交稅。

兩個地方加一起就快達到洪武二十四年全國的財政收入,想想,這十二年國家的發展跟他娘做夢一樣。

“這才哪到哪,就把你這位財神爺高興成這個樣子?”

陳雲甫看到夏元吉這樣失笑不已,便言道:“走,孤帶你去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金山銀海。”

金山、銀海?

後者很詫異的問道:“臣在府庫天天見到的金銀海了去,大王說的金山銀海在哪?”

“廣州!”

陳雲甫說動行就動行,收拾了七八天,把手頭上一些比較著急的公務處理完便帶著楊士奇、夏元吉兩人離京南下,生平第三次來到廣州。

到了廣州,就在胡嗣宗的帶路下,直奔廣州港。

新擴建後的廣州港大的驚人,光進出船隻的口岸就有十幾處,站在塔臺上往海面上望,海船桅杆上的旗幟堪稱遮天蔽海。

“眼下廣州港一天的船隻吞吐量,在峰值時高達一千六百八十船次。”

胡嗣宗介紹這個數字的時候自己都驚歎:“廣州市舶司下轄的廣州港務局絕對是眼下全國最大的局級衙門,有三千七百名官吏。”

三千七百名官吏?

那豈不是比中央辦公司還多。

陳雲甫亦是驚歎的點點頭,不忘提醒一句:“那麼多編制,吃空餉的問題可不能發生。”

“大王放心,這一塊臣在廣東一直都有關注。”胡嗣宗陪同視察,於身邊小聲言道:“一來廣東諸事,海運最重,二來,廣州市舶司的財政一直卡的很嚴,畢竟這一塊是大頭,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臣會很小心。”

“那就行。”

陳雲甫對胡嗣宗還是很信任的,不在這問題上多耽誤,草草看了幾眼後就直接去了貨場。

廣東港擴建的如此大,貨場那就自然也小不了。

幾百個巨型倉庫井然有序坐落在貨場上,這裡面,大多數都被廣州和廣東的商人租借使用,少部分被外國商人和廣東地方國營商號租用,真正屬於廣東官府的反而沒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