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大捷。

失必兒大捷。

北伐大捷!

捷報像雪花一樣,一片接著一片的飛向南京,飛到陳雲甫的手上。

朝野振奮,舉國歡騰。

而和這些捷報一道送回南京來的,自然也包括嚴忠浩這支邏騎小隊的英雄事蹟。

陳雲甫不知道別人看到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他第一時間腦子裡就想到了那耳熟能詳的冰雕連。

震駭與感動。

“要嘉賞,要將英雄的事蹟向全國通報。”

陳雲甫指示辦公司:“追贈嚴忠浩等十五人戰鬥英雄的稱號,授予嚴忠浩生前所在的總旗為北伐英烈旗稱號。

著辦公司行文全國,各省府皆要將英雄的事蹟登報,各省府縣三級衙門,各地學校都要開一堂英雄事蹟報告學習會。

號召全軍向北伐英烈旗及戰鬥英雄學習,要有艱苦作戰、不畏犧牲的精神。”

“嚴忠浩等十五名戰鬥英雄生前所在的府縣要將英雄生前寫入府志、縣誌,要在當地的縣城外刻石立碑。”

“這十五名英雄的撫卹金,按照校尉級發放,以孤的名義,額外授予各自家庭五十畝世襲免稅軍功田。”

“要求宮廷樂府和戲班儘快以英雄事蹟為綱,編排出戲劇或者白話劇,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巡演,要讓全國都看到、聽到英雄們的光榮事蹟。”

楊士奇逐條逐款的記下來,並在在最快的時間內部署下去。

一時間,嚴忠浩等英烈的光榮事蹟傳遍全國。

百姓們頂禮膜拜、交口稱讚,嚴忠浩等英雄們生前所在的故鄉那更是與有榮焉。

享譽全國、青史留名、世襲免稅。

無論是在名聲上還是實際的生活補貼上,陳雲甫都給到了這十五名英雄最大的饋贈。

雖然這些東西遠比不上英雄的生命來的珍貴,但也足夠激勵全國全軍之心。

朝廷,永遠不會忘記國家功臣,永遠不會薄待國家功臣。

可有道是人一上萬、形形色色,就在全國上下開展向英雄學習的活動時,就有那麼幾個臭蟲站出來質疑嚴忠浩這支英雄小隊的事蹟。

“冰天雪地裡活生生凍成冰雕,自始至終一動不動,這是人能做到的事?”

時下正好是九州二年的年關,三九寒冬,幾道譁眾取寵的民間聲音不合時宜的傳了出來,為了證明他們自己說的是正確的,這幾條臭蟲還煞有其事的找了幾十個百姓一道體驗了一次身著單衣在戶外過夜。

誰能堅持半個時辰,就獎勵十兩銀子。

結果沒到一刻鐘,幾十個人就紛紛扛不住宣告挑戰失敗。

“這裡還只是關內,出了關外那就更冷了,更別說漠北那地方,別說穿棉甲,就算穿兩件大氅在身上,半個時辰不動人也受不了,生生凍成冰雕?哄誰玩呢。”

質疑聲發生在某縣,一經傳揚開就掀起當地譁然,加上那些參加過抗凍挑戰百姓的口口相傳,很快就四散開來。

質疑聲甚囂塵上,自然也就傳進了地方駐軍的耳朵裡,把當地指揮使氣的那叫一個暴跳如雷。

一道彈劾就送進了南京,送到了陳雲甫的案首之上。

連著這道彈劾一道來的,還有南京總參、各省軍司將領的聲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