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籌劃內閣(第1/2頁)
章節報錯
“馬上太子爺就要登基了,通政使司這邊各項新朝的準備可都做好嗎。”
陳雲甫喊著蔡瑄來到一邊,繞著禪讓臺邊走邊問道。
後者拱手:“明臺放心,基本上已經全部準備妥當,現在就差一個年號沒定了,御前司派人催了好幾次,禮部和通政使司準備了十幾個備選。”
“你是通政使,這事你得操心。”
陳雲甫囑咐道:“這樣,你尋個時間去找一趟太子爺,爭取這幾天咱們九卿抽個時間碰頭開次會,包括這個年號啊、登基的詔書什麼的都得確定一下。”
“行,門下記住了,明日一早就去和太子爺彙報。”蔡瑄亦步亦趨的跟在陳雲甫身後,繞著這禪讓臺行走著。
“明臺,趕等太子爺登基,便是新朝尹始,永珍更新之際,咱們這邊要不要做哪些準備。”
“什麼準備。”
陳雲甫輕笑一聲,看向蔡瑄揶揄道:“怎麼,坐不住了?”
“門下只是覺得,新朝應當有...新政?”
蔡瑄小心翼翼的試探了一句:“當然,門下才疏學淺,什麼事自然唯明臺馬首是瞻。”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朝必然會有新政。”陳雲甫頷首道:“新官上任還知道點三把火呢,何況太子爺登基這頂了天的大事。
不過子興啊,太子爺登基尊奉陛下為太上皇,很多地方還是要少碰,甚至最好別碰,你明白嗎?”
朱元璋只是禪位又不是駕崩,誰會真以為朱標能有無上的權力?
這幾年,朱元璋也是一定會為朱標保駕護航的,換言之,如果朱標的能力不夠,那誰也不說話朱元璋會不會以太上皇之尊來一次臨朝聽政。
這節骨眼上蹦躂的越歡,可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明臺高見,是下官倉促了。”
蔡瑄作揖受教,剛直起腰,耳邊又聽到陳雲甫的聲音。
“不過,咱們也確實要先做一番準備,起碼先把基礎給準備好,就和蓋宮殿一樣,總得先有地基才能有高屋,設內閣吧。”
“內閣?”
蔡瑄困惑的眨眼:“敢問明臺,何謂內閣?”
“總領朝政、行中書省事,總領六部、五寺、一院封駁事務,直領通政使司,提調全國。”
陳雲甫的一番話讓蔡瑄驚愕的差點絆倒。
這哪是行中書省事,這權力明顯要比早前的中書省大到沒邊了。
“國朝要發展,中央連個總理事務衙門都沒有,那能行嗎?”
陳雲甫微蹙眉關,交代道:“每年,通政使司收到的奏疏如山似海,一窩蜂的往文淵閣、東閣去送,不僅耽誤時間還極易造成政務冗沉,國朝要謀發展就必須精簡政務的傳達處理流程、要給政令的傳達提提速。
後面十年,國朝最亟待解決的問題是貴州、湖廣的土司,是剛剛收復的遼東、雲南、甘西青海等地的發展屯邊,想要解決這麼多個省的問題,必須全國一起發力,地方行省各謀其政可不行。
子興,你作為通政使,現在開始就必須要有全國一盤棋的思想和大局觀,不能在這事上犯糊塗。”
蔡瑄聽明白了,陳雲甫這是在提醒自己,這件事上陳雲甫是主意已定,希望自己鼎力支援,千萬不要立場搖擺犯糊塗。
“請明臺放心,門下醒得。”
“好,那咱們就先這麼說,今晚上樑國公、魏國公那有個宴,本侯要去一趟,你留這再待一會吧,看看任部堂那有什麼需要通政使司協調幫忙的地方。”
“是。”蔡瑄站住腳步,衝著陳雲甫作揖:“門下恭送明臺。”
後者轉身離開,本打算和任亨泰打一聲招呼,不過見其忙的滿頭大汗,便也不好過去礙眼,只和徐本說了一聲。
當然,沒忘朱棡這位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