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新朝前的風雨(第1/3頁)
章節報錯
“下官張紞,參見都御史。”
遼陽城外,張紞等來了一臉嚴肅的陳雲甫,自己也是面容肅穆,作揖見禮。
“知道本官為什麼來嗎?”
“下官知道。”
張紞跟隨在陳雲甫的側後入城,不住點頭道:“案子都鬧到了大理寺,下官若是再不知道,那就真的是嚴重失職了。”
“查了沒有,是事實嗎。”
張紞嘆了口氣,有些無奈的點頭道:“是。”
這一下,陳雲甫的面色就變得極其難看起來。
“仔細說說吧。”
“遼東太大了,難免會有政令不達、監管不力......”
陳雲甫直接揮手打斷,不滿的皺眉道:“本官是來聽案子的,不是來聽你推諉的,把事說明白。”
“事發泰寧衛下轄的一個縣,這四年,隨著大量的遷民入遼東,建城置縣,官缺一時間差出太多,所以很多地方哪怕縣一級的主官都是臨時充任,認識幾個字就能當縣令,因此官吏的品德屬實是良莠不齊。”
張紞將事發地和情況都介紹了一遍,最後表態認錯。
“下官身為遼東經略,遼東出了影響如此惡劣的案子,下官身為遼東經略,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是啊。”
陳雲甫負著手在遼陽官衙內來回踱步,亦是嘆氣道:“數百名百姓竟然被當作牛羊肆意買賣,這案子太嚴重了,你作為遼東經略必然要吃掛落,丟官棄職是躲不掉的事。”
“下官慚愧,還連累了都御史您。”
聽到自己要因此而丟官,張紞倒沒有太多難受,從他知道有這起案件後,心裡就已經做好了丟官棄職的準備。
只不過自己是陳雲甫舉薦的,若是因為自己連累了陳雲甫,張紞心裡便覺得很是過意不去。
“本官到沒什麼,只要別因此破壞遼東的大好局勢就行。”
陳雲甫最終停步在巨大的遼東局勢圖前,仰首看的入迷。
“四年,十六個衛、八十個縣、十萬大軍和一百三十萬各族百姓,張紞啊張紞,本官要替國朝、替天下百姓謝謝你的心血付出。”
一語淚崩,張紞啪嗒就掉下眼淚來,在陳雲甫的身後一揖到底。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這都是下官應該做的。”
“正所謂瑕不掩瑜,不能因為這次賣奴一案就徹底將你打入塵埃,回京後,就當先歇一段時間,本官會盡快讓你復仕。”
“謝謝都御史。”
“現在和本官介紹一下這遼東的局勢吧,也讓本官看看,遼東如今都發展到什麼地步了。”
“是。”
張紞接過話,走到這遼東局勢圖前,拿起一根教棍開始逐一介紹遼東情況。
“眼下,遼東有兩個主要之城,分別是遼陽,也是遼東都司、遼東經略使司的治城,下轄遼陽衛,七個千戶軍屯衛所,有民十七萬四千人,墾田五十八萬畝,民族成分上,我漢民本族有十五萬之巨。
雙城衛(後世的海參崴一帶)是遼東第二大衛,位於東部濱海之處,漁獵產出極其豐富,遼東超七成的肉食都由雙城衛提供,每年還能往北平內城輸送不少的漁產。
下轄九個千戶軍屯衛所,有民九萬八千人,民族成分上,我漢民本族大概在五萬人,成分一半對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