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南京很熱鬧,軍政院十幾名行走聯袂來到陳雲甫府上,各自拖家帶口的,媳婦孩子是個個沒少。

“時逢端午佳節,願太師茂膺景福、千秋無期。”

“藍帥太客氣了,快請進、快請進。”

陳雲甫人就站在正堂外,滿臉微笑的迎來一批批道賀串門的同僚友人。

邵檸帶著陳景和也在,一家三口可謂是一同上陣,各自招呼著各自的圈子。

孩子外交、夫人外交這可都是政治場不可或缺的兩條重要聯絡紐帶。

“事先說好,咱們今天不聊國事,開開心心的把節過好,晚上一起喝個不醉不歸。”

陳雲甫事先打好預防針,生怕一群人回頭扯著扯著再把話題引到國家事務上掃了雅興。

“藍帥,你看什麼呢,一直看外面。”

藍玉收回目光說了句:“太師,我在想啊,才一年沒見到景和,這孩子都長那麼高了,話說,景和今年十五了吧。”

“嗯,是十五了。”

“那該娶親了。”

陳雲甫一愣,隨後笑著擺手:“自己還是個孩子呢,娶哪門子親啊,這小子也不穩重,再過幾年吧。”

“別啊。”一旁的李景隆搭了句茬:“太師,要不我替你瞅瞅,看看咱們京裡哪家有合適的,您放心,我去給您提親。”

藍玉就吵吵起來:“滾滾滾,這事是我先提出來的,哪裡用的上你。”

倆人就著誰來替陳景和說媳婦的差事爭淨起來,惹的一屋子人啼笑皆非。

正玩笑著,陳雲甫看到楊士奇出現在堂外踱步,知道一定是有事,便告罪一聲走了出去。

“什麼事?”

“李成桂死了。”

“啥?”

“太師,開京大捷,李成桂自刎殉國,王師已定朝鮮。”

陳雲甫深吸上一口氣,半晌都沒說話。

說什麼呢。

興奮?

有些,但並沒有想象中來的那麼洶湧。

“捷報是直接送到辦公司來的,這事今天說嗎。”

陳雲甫扭頭看了一眼亂哄哄的正堂,笑著搖搖頭:“明天說吧,今天這氣氛不適合說這事,大家開開心心過個節,都別去管別的。”

楊士奇點點頭打算離開,被陳雲甫喊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