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吏治改革的政策全票透過後,陳雲甫算是給全天下的官員來了一記當頭棒喝,順便也讓所有與會的官員明白,這一次改革,中央的決心有多大。

不只是決心的問題了,還包括力度。

軍政院全票贊成,就意味著此時此刻,大明王朝權力最巔峰的那個圈子,是和陳雲甫完全一條心的。

一個人幹不成的事,一群人一定能幹成。

“過兩天就是新年了,大傢伙這兩天在京城內好生玩玩,年三十晚上華蓋殿設宴,好生喝場酒。”

陳雲甫宣佈了散會,人還沒走出奉天殿呢,一紙訃告就送了進來。

原宋國公馮勝病薨了。

到底是沒撐過這個年關啊。

一時間陳雲甫的心態有些惆悵,不過還是帶著藍玉、常茂、沐春、朱橚等人第一時間趕往馮勝府上吊唁。

為什麼要帶上朱橚?

就好比為什麼靖難之後,朱棣都死了,陳雲甫為什麼放過朱橚這個一直監視自己多年的暗敵。

因為朱橚也是馮勝的女婿!

換言之,朱橚和常茂還是連襟。

馮府內一片泣號之聲,愁雲慘淡、悲慼莫名。

“亡者已逝,生者節哀吧。”

陳雲甫拍了拍馮勝侄子馮誠的手,嘆息間安慰道:“宋國公膝下無子,馮家以後,還是要你來扛起大旗。”

馮誠是馮勝大哥,原埕國公馮國用的兒子,他姐姐是沐英的媳婦,換言之,他是沐春的親孃舅。

人雖然走了,可陳雲甫許給馮勝或者說馮家的承諾不會變,馮誠作為馮家的二代目,自然早就在馮勝生前知道一些,現在有了陳雲甫的安撫,心裡頭就踏實住,擦拭掉淚水在地上叩了記響頭。

“拜謝太師。”

這不是跪禮,因為他現在服孝呢,孝子給弔唁的賓客磕頭是喪禮。

上了一份帛金後,陳雲甫又待了片刻,臨走前和馮誠言道:“明天,唉...明天你抽個時間來趟華蓋殿吧,本輔要開九州會,你們馮家畢竟是九州的一支。”

之前提過,九州會說到底就是九州王們才有資格列席參加的會議,是一個用來分蛋糕的地方,馮勝已經死了,眼下自然是馮誠頂上。

馮誠心裡的悲痛頓時少卻許多,他點點頭:“末將明日一定參會。”

嗯上一聲,陳雲甫不再多言,轉身離開馮府回家。

馬車裡,楊士奇見陳雲甫面色不是太好,便小心翼翼的奉茶,後者突然開口。

“藍玉、常茂、馮誠、沐春,這也才四個,刨去中州和金州,還有三個九州王的空額,士奇,你說本輔應該給誰。”

楊士奇嚇的差點沒把茶碗碰倒,連忙言道。

“如此大事,下官不敢胡言,伏惟太師聖裁。”

“你想當嗎?”

楊士奇放下茶壺,啪的一聲就跪在地上頓首:“下官無得無能,哪裡配的上,只求一生追隨太師近前,鞍前馬後以報太師知遇識拔之恩。”

陳雲甫沒有去扶他,也沒讓他起身,只是望向窗外,思緒飛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