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八千橋的南岸口外圍五十到一百里的區間修烽火臺,同時在南岸口留下了四個衛兩萬甲士構築了三條縱深十五里的防線,即使敵十萬來攻,沒有個十天半月也別想打破我軍防線。

這個時間,足夠我從遼東各處抽調兵丁源源不斷支援南岸防線,所以請太師和藍帥放心,我軍的後勤,朝鮮方面根本無力阻擊。”

“那就行。”

陳雲甫滿意點頭,笑道:“老藍,這幾年功夫,以豐這位遼東的政務大總管現在可是越來越有軍旅統帥的味道了,你瞧把後勤防務安排的井井有條,常茂能在前線放心大膽的施為了。”

“是啊。”藍玉笑著附和,也是把俞以豐好一通誇耀,倒是讓後者羞赧的連連擺手,直呼太師謬讚。

研討完軍情之後,陳雲甫站了起來:“今天就到這吧,走,咱們去吃飯。”

宴會是北平知府李慶安排的,這小子現在真的是越來越像個封疆大吏的樣子,一頓飯吃下來,該招呼的地方照顧的面面俱到,不該說的話一次嘴也沒張過,很是穩重。

這讓陳雲甫非常滿意。

“等這場仗打完,你也該來南京了。”

“多謝太師。”

“不過本輔現在又有了新的想法。”陳雲甫散著步透透酒氣,同李慶說道:“你也知道,這場仗打完之後遼州就會建制,而在遼州建制之前,本輔打算把北平升格為北京,你要想留在北京繼續做知府也行,你自己選。”

“下官都聽太師的安排。”

陳雲甫就搖搖頭:“你啊,現在在本輔面前是越來越慎重了,本輔還記得你當年在太極書院侃侃而談的時候,要有衝勁,有闖勁才行,唯唯諾諾的官可幹不好事。”

李慶點點頭,拱手道:“既然太師鼓勵,那下官就斗膽說兩句,下官,還是想留在北平。”

“你看,你要不說本輔可就把你調南京去了。”陳雲甫一笑,停下腳步在涼亭內坐下:“說說看,為什麼想要留在北平。”

“下官是土生土長的北平人,自蒙太師識拔之後也是在北平為官至今,一晃多年,北平的一草一木下官都了熟於心,這份鄉土之情一時難以割捨。

另外,這些年北平的發展也是下官看在眼裡的,下官想,什麼時候才能把北平發展到像南京那樣繁華。”

“追上南京?你小子口氣可是真不小啊。”

陳雲甫怔然,旋即撫掌大笑,謂楊士奇言道:“士奇,聽到了沒有,這才叫官嘛,得有敢想敢幹的闖勁才行。”

“李知府的能力和政績那是有目共睹的,他說讓北平追上南京,那咱們應天知府魏榮堂估計就該坐不住了。”

“哈哈。”

陳雲甫揮手:“給老魏一點壓力也是好的,誰說做官沒壓力的,當年齊德還搞出了一個吏察量化標準的政策呢。”

說起齊德來,陳雲甫就不由的想起往事,起身望向皓月。

等仗打完,也該恩釋流放廣西的那些位回來了。

讓那些敵人回來好好看看,看看他陳雲甫一手締造的這萬里盛世錦繡!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