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明智的胡讓(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現在還願意談,就斷然不可能是為了設個鴻門宴,誆殺他們四個加一起都快三百歲的老頭。
這個道理很簡單,所以四大家族的族長都明白。
遲疑的地方只在於,去了之後怎麼談。
既然是談嘛,談就要有條件。
現在陳雲甫那邊的條件還不清晰,可他們四大家卻要先明確好自己這一方的條件和底線。
就比如之前胡讓提到的,兩冊合併、稅法革新這件事不能改。
換言之,分家是勢在必行。
如果說這是談判的前提條件,那四大家該伸手問陳雲甫要什麼,萬一陳雲甫再有更過分的要求,四大家的底線是什麼?
“讓老夫想想。”
“本官不急。”胡讓好整以暇的喝起水,心情很是放鬆。
他現在確實放鬆了下來。
當一大早陳雲甫說出那句要調兵幾十萬來粵剿匪的那一刻開始,胡讓就知道,這事很有可能會失去控制。
一旦失去控制,那就是短兵相見。
四大家固然根深蒂固,但你要說和朝廷作對?
胡讓自己都不信。
四大家綁在一起都不夠碾壓的。
那他胡讓也是死路一條。
所以胡讓直接找到陳雲甫,交代出四大家所有的情況。
算是自首吧。
陳雲甫當時就問胡讓:“你既然知道的那麼清楚,那你,收過四大家多少好處啊。”
當時胡讓就把自己乾的事也和盤托出。
換來了陳雲甫一句。
“命,本輔給你保住。”
有這句話夠不夠?
夠了!
胡讓毫無疑問是明智的,他清楚的知道,在大火燒起來之前,第一個逃出火場的人絕對可以活下來。
同理,第一個選擇倒戈的人才配活下來。
至於失去權力什麼的?
命都沒了,權力還會在嗎。
胡讓很聰明,更懂得取捨,因為他不是廣東人,他是湖廣人。
能做到一省佈政,胡讓的家族一樣是詩禮傳家的官宦門庭。
他的家族有很多親人,自己如果是坐腐敗而死,那就連累了整個家族。
而如果能夠活下來,哪怕變成百姓回到故里種地,對家族的影響都不大。
無非少了一個高官而已。
此時此刻,胡讓心裡只希望陳希還有四大家不要那麼愚蠢,不要把明明可以控制住的火勢再給擴大。
“回稟少師吧,老夫幾人,明日會應召赴宴。”
肉眼可見,胡讓長吐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