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甫不知道自己剛才去到的那個村落叫什麼名字,就如同他不會注意自己接下來去到的又是哪個村子。

總之,他就這麼一個接著一個村子去看。

將一面又一面的國旗發下去。

幾面國旗很快就用完了,陳雲甫就命人回城取來更多。

這赤紅色的國旗,就像是希望的火種,點燃了一顆又一顆絕望而悲涼的心。

後來,陳雲甫的嗓子也喊啞了,天也黑了,楊士奇就紅著眼眶來勸。

“少師,咱們回城休息吧。”

陳雲甫仰頭看著晦暗的月,說著莫名其妙的話。

“漆黑的夜,更容易讓人感動幽懼和絕望。”

為什麼人一到半夜就喜歡網抑雲而白天不會?

心理學有種解釋,說黑夜與白晝在作用於心理時是有不同影響的,黑夜容易帶來負面情緒,而白天則會使人開朗。

陳雲甫不是學心理學的,不知道這說的對不對,但他每個早上刷朋友圈的時候,總會看到凌晨時分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文案,往往到下午時候再看,這些文案就都刪除了。

來到這時空十幾年了,也不知道曾經的那些小同志現在成熟了之後還會不會網抑雲。

陳雲甫不太關心他們,他此刻只關心濟南和山東的百姓。

這些人可千萬不能抑鬱啊。

想不開自殺的、心理失常犯罪的、或者乾脆亂砍亂殺的,這都是說不準的事。

畢竟在這個時空,沒法在網際網路上四處狂噴宣洩現實生活的壓抑。

“去城裡,找一個樂隊來。”

楊士奇實在無法跟上陳雲甫的腦回路,他不明白這大半夜的,陳雲甫又玩的哪一齣,找樂隊?

這是打算學草原人來個篝火晚宴嗎。

關鍵是這也沒有牛羊啊。

陳雲甫說道:“找一支會奏國歌的樂隊。”

這一刻,楊士奇瞬間明白了。

激昂的樂章可以振奮人心、可以鼓舞士氣,最重要的一點,音樂,可以調動人的情緒。

“巍巍河山,昭昭大明,這一點小小的天災,打不垮咱們。”

陳雲甫大手一揮,絲毫不覺得疲憊。

“去!”

楊士奇領了命,派了大幾十名人手回濟南尋樂隊,但自己還是有些擔心。

“少師,在洪武朝是隻有陛下出巡才能奏的國樂,您用,下官怕招人風言啊。”

“何謂國歌,國人皆可聽、國人皆可奏、國人皆可唱的才叫國歌!”

陳雲甫絲毫不擔心,他用嘶啞的聲音說道:“本輔今日,就是要讓國歌,奏響山東的每一片土地,要讓山東的百姓知道,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朝廷,永遠都在!”

人沒了信仰的支撐是活不下去的,陳雲甫不知道古人的信仰是什麼,但現在,陳雲甫要給他們一個支撐他們靈魂和軀殼的信仰。

那就是大明王朝!

樂隊很快趕到,在陳雲甫的授意下,在這荒郊野外,月朗星稀的夜下,敲響編鐘,奏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