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遷都的考量(第2/2頁)
章節報錯
“南北都有理,那還沒有其他什麼備選的?”
朱標沉吟了一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比如說西安或者洛陽?你覺得怎麼樣?”
“陝甘的情況和北平差不多,移都陝甘也好方便治理黃患,遏制水土流失的嚴重情況,確保關中沃土,確也有利,但三秦之地山隘眾多、政令不夠通達,水系也比不上江南發達,移都陝西,就要重新疏浚西北河道和擴修路政,勞民傷財。”
“洛陽倒是不錯,人多地袤,且這些年也沒怎麼經歷過戰亂的波及,地緣又居於天下之中,集六省通渠,可謂是站盡了地利,可洛陽就屬於是過於平衡,處處都有優勢處處也都是劣勢,中庸之選吧。”
對朱標隨後提出的西安及洛陽,陳雲甫也都各自給出自己個人的看法,中規中矩,不影響朱標自身的判斷。
現在朱標一共提出了四個城市,除卻眼下的金陵,便是北平、西安和洛陽。
全都是中國有史以來被歷朝歷代選為首都次數較多的幾個城市。
是因為中國沒有比這些城市更好、更合適的城市了嗎,也不完全,主要是選舊都的好處可以省卻極大一部分錢。
就拿北平舉例,北平是元、金、遼三朝都城,雖然都是異族政權,可作為首都,這三個走馬燈變幻的政權給到北平帶去的政治紅利一點不少。
城牆修的又高又堅固、排水、排汙系統完善,更難得一點,皇宮不用新建、舊址上翻新擴建一番就能直接住進去。
很多元朝的王公大臣府邸也能直接拿來分賜給百官居住,不用從零開始建一座新城。
省多少事。
“還不如不聽你說呢。”
朱標笑言道:“本來孤就比較猶豫,現在聽你說完後反而更加猶豫了,不知道哪個更合適了。”
陳雲甫陪著笑上兩聲,而後腦子就是一繃。
這話的意思怎麼聽起來像是朱標來選首都呢?
總不能這麼大的事老朱都撒手不管,讓朱標自己拿主意吧。
他還真沒猜錯!
朱元璋把朱標叫進宮去說起這件事的時候,朱標最初和陳雲甫一樣,模稜兩可,將問題重新推給朱元璋,讓老朱自己拿主意,誰知道老朱說了一句。
“江山早晚是你的,你看哪裡順眼就去哪,咱管得了你現在,還能管得住你將來?”
他倒是實誠。
朱標還想再推辭,老朱就先耍了性子。
“你自己看著辦吧,龍興寺(前身皇覺寺)已經完全重修竣工,咱去逛逛,順道也會鳳陽祖地看看,這幾個月,你監國。”
這才有朱標把陳雲甫找來,只是讓朱標啼笑皆非的是,後者和他最初的想法一樣,那就是把這差事重新踢回去。
“雲甫啊......”
“太子爺,可以進膳了。”
陳雲甫騰愣一下就站了起來:“殿下,先吃飯,吃飽了才有力氣繼續討論,你說對不。”
這個飯桶,還說自己不是來蹭飯的。
朱標掩面搖頭,不忍直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