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府裡的插曲並沒有影響到陳雲甫,更沒有影響到朱標,生氣只是一時的,第二天太陽一升起,什麼就都揭了過去。

本來事就不大,又發生在朱棣家裡,誰又會去揪著不放。

朱標每日還是該幹什麼幹什麼。

直到一天。

“八百里加急報捷!”

十餘名邏騎各自都帶著急件闖入了北平,而他們奏報的都是同一件事。

納哈出投降了!

馮勝在遼陽圍城兩月,最後兵困糧盡的北元太師納哈出被一眾部下逼著向馮勝投降!

整整六萬八千九百名元軍士兵交出了武器和戰馬,轉而戴上枷鎖和麻繩,成串成串的走進明軍大營。

朱標拿著這封捷報仰天大笑,陳雲甫卻一個勁的在感慨。

歷史,總是不可違逆。

遼陽大捷,迫降納哈出。

“雲甫,雲甫,納哈出投降了,納哈出投降了。”朱標坐到陳雲甫身邊,興奮的指著捷報不能自已:“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這意味著我大明,收復遼東了!

自唐末淪陷於外的遼東故土,終於被我大明收回來了,祖宗泉下有靈,我大明把祖宗的土地重新收回來了。”

話到最後,朱標的眼裡更是泛起了淚花。

“五百多年,五百多年了,洪武四年,父皇說‘滄海之東,遼為首疆,中夏既寧,斯必戍守’,自那日始,我大明無時無刻不想著收回遼東,迄今十四載,我們終於做到了。”

或許,古人有的感情陳雲甫身為一個現代人無法理解,但在收復故土這點上,陳雲甫是絕對能夠找到共鳴的。

他也曾想過,如果有一天寶島迴歸,國人該是怎樣的熱淚盈眶。

更何況如今失陷五百多年的遼東。

“宋國公有大功於朝,有大功於祖宗社稷!”

此時此刻,朱標對馮勝全是讚譽和褒獎,他含著淚,不停的唸叨著馮勝的好。

“殿下,應該儘快將這個喜訊報入京城,也讓陛下開心開心。”

光顧著自己開心哪行,家裡還有一個老爺子等著呢。

朱標這才恍然回神,立刻叫來李世昌,交代道:“將報捷的邏騎好生安頓,你加派金吾衛八百里加急將遼陽大捷報於父皇。”

“諾!”

李世昌的臉上也帶著興奮和無法抑制的激動,抱拳轉身便跑出崇文閣,這功夫,以顧不上什麼失禮不失禮的了。

和朱標的一味狂喜相比,此刻的陳雲甫還在保持理智,他想到了一件極其重要的事。

馮勝的班師怎麼對待?

如果朱標不在北平,那麼馮勝自然是直接班師回金陵,而後入宮接受朱元璋封賞,隨後大齎三軍,大家一起開開心心等著過年就行。

而現在朱標在北平,如此從禮節上來說,朱標起碼要露個面先接見一下馮勝,馮勝也應該先拜見一下朱標,走個流程嘛。

那要這麼說的話,就有講究了。

接待的規格不能太高,不然就會有子代父位,臣代君責的味道。

太低更不行,這麼大的功勞,朱標要是端坐崇文閣讓馮勝來拜見不像樣子。

“雲甫,你想什麼呢。”

朱標見陳雲甫半天不吭聲,好奇問道,後者便把自己的考量一五一十說了出來,也讓朱標愣住。

“你考慮的也有道理,孤險些把這茬給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