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2/3頁)
章節報錯
書院的佈局成口袋陣,自牌樓入進便是一處寬闊大院,內有涼亭、水潭、假山、花圃,東西北三面才是一間間大通房。
讀書聲便是從這些房中傳出來的。
院子內有幾個青衣書生正在閒敘,看到陳雲甫一行人浩浩蕩蕩的走進來哪能不迎上前來,走到近處更是看到當頭陳雲甫一身三品袍帶,皆面露驚色。
那麼年輕的三品大員?
連忙作揖見禮。
“學生李慶見過明臺,不知是哪位堂官當面?”
“這位是文淵閣大學士兼通政使陳公。”
這李慶一聽是陳雲甫,頓時眼裡就冒出了光,連道:“原來是大學士,學生見過大學士安。”
大明雖大,可士族杏林陳雲甫的名聲卻是早已傳遍,誰人不識這位朝堂新星,又有幾個不羨慕的。
可以說都將陳雲甫當成了偶像和人生目標。
“不用多禮了。”
陳雲甫繼續負手前行,一路走進這院中涼亭,問李慶道:“本官聽此處皆讀書聲朗朗,恰是工讀課學時間,緣何你們幾人在此閒聊?”
李慶忙道:“回大學士話,學生等人於此是教書的。”
感情這幾位是老師,不是學生。
這下陳雲甫更覺親切,招呼幾人落座。
“好好好,緣是為人師表,甚善。”
“眼下這太極書院有多少學生啊。”
李慶答道:“三百七十八人,自六歲孩提至及冠青年具皆有之。”
“平日裡都學什麼啊。”
“四書五經聖人遺澤,還有一些先賢鉅著。”
李慶回答完,順勢提請道:“再過一刻鐘,孩子們便要下課,不知下堂課可否請大學士蒞往,給孩子們上一課,學生想,孩子們能有大學士親自授課,一定會很高興。”
陳雲甫臉上的微笑頓時僵住,繼而有些尷尬的擺手。
“不了不了。”
你要說讓自己去教政治或者經制還湊合,教四書五經?自己肚子裡那點墨水還不如一個七八歲孩子呢。
可是這李慶也真夠沒眼力見的,以為陳雲甫是在謙虛,又請一番。
“學生知道大學士時間金貴,本不該打擾,但見孩子們一直以來都求學若渴,大學士又是世之大才,這才斗膽,還望大學士不吝賜教。”
說罷一揖到底,可把陳雲甫給弄得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