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條漢子。”

“既然你們踐諾,那我自然也會踐諾,去吧,回家去,挺胸抬頭、正大光明的去陪家人三天,我就在這裡等著你們。”

“多謝大人。”

眾人又復叩首,再起時那羅三虎被陳雲甫喊住。

“哪個是你弟弟羅大牛?”

羅三虎的臉上浮現幾分神傷,嘆道:“那日案後,大牛身受刀傷不願治療,跑到嬸孃投江的地方自盡了。”

為母殺人、為母自戕。

這算是孝順嗎,屬愚孝嗎?

陳雲甫竟然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評價羅大牛,他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和人生價值觀強加到別人身上,這便就不道德了。

不言對錯、不辯是非。

那就只站在自己的階級和身份立場上說句話吧。

“穆千戶。”

“卑職在。”

“去那羅李氏投機的地方,為他們母子立一個衣冠冢,就刻慈母羅李氏、孝兒羅大牛之墓,落款,文淵閣大學士陳雲甫敬立!”

陳雲甫不支援羅大牛的做法,甚至有些反對,但穿著這身官衣,他便決定如此做。

因為大明以孝立國!

朱元璋極其推崇孝道,陳雲甫當年還在都察院照磨所工作的時候,翻看過很多因孝而出現的類似羅大牛殺差的案子,除極惡劣的被明正典刑外,很多隻是輕罰,事後朱元璋甚至命人去當地為孝子刻碑立名。

而對於一些婦女能在守寡後依舊奉侍夫家高堂盡孝的,朱元璋甚至寫聖旨、賜文綺吹鑼打鼓的派人送過去,當地更要將這種孝順媳婦寫進縣誌、立碑立坊。

這種案例太多了,多到不用舉例,因為翻開洪武朝史料隨意一頁都能找出一個來。

既然朱元璋推崇孝道,那陳雲甫這般做法就是政治正確。

他身為文淵閣大學士,必須跟朱元璋一條心。

穆世群抱拳應下,即刻差人去辦。

羅三虎感動落淚,泣聲道:“草民替大牛,謝過大人厚恩。”

“去吧、去吧,都回家吧。”

陳雲甫精神頭有些疲憊,嘆息間擺手。

“最後,再全一次孝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