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錢!(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邵質站出來的時候,東閣內一眾九卿就都知道,這和就事論事沒了關係,性質已變成黨爭。
廢徭復商疏確屬國策,可內容畢竟還是專業性極強,真正有發言權的戶部、工部都還沒有開口,都察院和刑部卻先跳出來。
詹徽的動機暫不可考,但邵質的動機卻是路人皆知。
純粹因支援陳雲甫而反對詹徽。
對於邵質會站出來反對自己,詹徽一點都不感到意外,他駁斥陳雲甫,邵質自然是要站在陳雲甫一邊的。
“老夫有哪裡說的不對的地方,邵部堂都可直言。”
詹徽擺出大肚的姿態,說道:“今天是太子殿下召集九卿,聚論通政使所書的這道《廢徭復商疏》,眾同工本就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詹徽一番話便把這事先給定了性,就事論事,並非是看陳雲甫不順眼。
邵質本就想著闡述自己反對的原因不是黨爭,這下便順著詹徽的話茬接過。
“詹御史所言甚是,九卿齊聚於此,商量的就是這國事,老夫倒覺得通政使提及的這四點建議非常好。”
“好從何來?”
“天下百姓苦徭役久矣,不能因為其傳承了數千年就一定都是對的,冗政、苛政、弊政該廢的時候還是應該廢除的,今日通政使提出的這道《廢徭復商疏》可謂恰當其時的良政。”
詹徽冷笑,不過並沒有急著就和邵質互懟,怎麼著也是九卿,基本的素質還是有的,要由著邵質繼續說下去。
“再說這復商籍一事,雖然說商人確實有其不好的地方,但咱們也不能因噎廢食,更不能因為商人中有些個害群之馬就對天下所有商人都一棍子打死。
商人利通南北,帶動錢貨流轉,不僅可以豐富民生,還能充饒國庫,這些也都是實打實的好處。”
“均物價一事看似荒唐,可詹御史所言是不是有些斷章取義了,通政使在這道疏中將均物價一事闡述的非常明白,均平物價,看似國庫有所損失,然從長遠來看,是藏富於民,對刺激民生復甦、推動西北、西南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最後再說這個營官榷,這就是對第二、第三條的有力補充,還可以起到限制商人做大的作用,商人既要用之更要防之,而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這營官榷中提到的,官營可以引導正確的經商方向,更好的把控國家經濟走勢。”
不要覺得邵質有多麼懂陳雲甫,他說的這些,其實就是把《廢徭復商疏》的核心意思精簡後複述出來而已。
邵老夫子一輩子都在三法司打交道,你讓他背《大明律》張嘴就來,這廢徭復商的事他可是一竅不通。
詹徽當然聽的出來,故而不屑。
還說你個老小子是就事論事,那你倒是說出一點自己的高明意見,全是背課本的廢話,趨炎附勢。
還沒等詹徽開口講話,兵部尚書俞綸站了出來。
“老夫覺得邵部堂說的有道理,也支援通政使這道《廢徭復商疏》。”
彎轉的太急,差點沒把詹徽閃一個跟頭,扭頭不可思議的看向俞綸。
你一個兵部尚書來湊的哪門子熱鬧?
別說詹徽了,連陳雲甫也一愣。
不過很快就明白俞綸為什麼會支援自己。
俞綸,洪武六年至洪武十五年一直在刑部任職,洪武十六年出任兵部試尚書,同年免,洪武十七年也就是去年,兵部尚書溫祥卿因涉郭桓案被殺,六部空堂,俞綸被重新啟用出任兵部尚書。
這位是自己岳父邵質的老部下了。
而且他能夠重新復啟也是因為沾了郭桓案的光,換言之,沾了他陳雲甫的光!
所以,無論從哪種角度來看,俞綸站在自己這一邊都是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