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那宋訥因為做了文淵閣大學士,如今朝堂之上,多少人爭相恐後的投其麾下,去歲底更是擢為國子監祭酒,門生故吏一大群咯。”

陳雲甫頻頻點頭。

做皇帝的秘書就這點佔巧,不用你說,自會有人蜂擁投奔。

“想想看,老夫也算是沾了當年做過一任華蓋殿大學士的光。”邵質又談笑道:“如果不是當年做過華蓋殿大學士,翁俊博案老夫辦的如此糟糕,這項上人頭恐怕早就不保了,陛下還是降了恩的。”

感謝了朱元璋一番後,邵質才重新把話題拉回來:“賢婿,這一次太子殿下所為,是為了你日後不被朝堂之上的明槍暗箭所傷,因此你需牢記,日後定要以踏實做事為主,切不可分心於爭權奪利。”

“是,孩兒自當牢記。”

陳雲甫點點頭,表態自己心中有數。

“此番變動之後,朝堂官員也就算知曉了你陳雲甫的厲害,他們不會再尋你麻煩,反而定會向你靠攏示好,甚至是投奔於你,越是這個時候你越要小心謹慎,最好和他們保持距離。”

邵質在向陳雲甫教授著他的為官經驗,後者正襟危坐不時點頭應下。

官場之上有句老話,叫做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自己眼下雖然未必得道,但也有人已經因為自己昇天而去,這一點對於那些蹣跚仕途、躊躇不可得志的官員來說是有致命吸引力的。

這些遊散於權力之外的官員們將會如同聞到腥味的貓,發情般的湧過來,料想將來自家門前,怕就要門庭若市了。

陳雲甫還真猜的一點錯沒有,在朱標取得朱元璋的批准後,吏部公文一出,朝野上下就沒有不驚呼的。

不過朱元璋會批准朱標的提請也很容易理解。

玩笑話說黃廷、邵質是陳黨之人,究其根腳其實都是太子黨。

因為陳雲甫是太子黨。

所以朱標無論提名誰,朱元璋都會同意。

朝野內外都是朱標的嫡系才好呢。

他也就不用這麼勞心費力了。

而除了朱元璋以外,所有人都意識到,陳雲甫雖然是後起之秀,但這波後浪來勢很兇猛,大有要把他們這些前浪全給拍死在沙灘之上的勢頭。

“這位大學士,惹不起啊。”

惹?

親近都來不及呢,誰還會傻到去惹陳雲甫的黴頭。

是李原名死的不夠慘還是黃廷調任鴻臚寺做一把手不夠爽?

兩相一比較,傻子也知道怎麼選。

就在這一片擾攘聲中,洪武十七年的時間快速流逝,幾乎是一覺醒來的感覺,金陵城裡裡外外討論的就只剩下一件事。

北伐!

“大學士,永昌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