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閣坐宮和陳雲甫之前在朱標府上是完全兩種不一樣的體驗。

在太子府裡,陳雲甫是將六部五寺的奏請一一記下,而後再向朱標彙報,記下批示,工作量極大。

而東閣坐宮顯然就輕鬆許多,陳雲甫這位東閣大學士徹底只作為朱標的秘書存在,六部五寺的奏本由各部院大臣親自做彙報,朱標當面給出批覆,而陳雲甫的職責就是將批覆記下立項,日後督促六部五寺的落實情況即可。

工作量驟然少了許多。

事雖然少了,但陳雲甫一樣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然萬一有什麼疏漏的地方,他自己都覺得臉上不好看。

以前工作量大的時候都還能事事做的漂亮,現在工作量少了反而丟三落四,丟不丟人。

東閣的整體建築風格類似奉天殿,朱標高坐正上首位,側殿偏處是陳雲甫的座位,一張條案、一塊軟墊。

六部五寺從三品以上的官員站在殿中,各自帶著自家的事,按著順序一一走出向朱標彙報。

“所謂的朝會,大概也就是如此流程吧。”

陳雲甫如是想著,不覺間又感到一陣無聊,有時候盤腿坐久了不免腿麻,便活動幾下。

那李原名本就在殿中無所事事,禮部的事朱標已經明確批覆過不讓他提,以免浪費時間,所以東閣之內屬他最為無所事事,大半的注意力便都用來亂瞅亂看,這不,捉住陳雲甫了。

不過李原名好歹也是禮部尚書,親自下場找麻煩這種事自持身價也不會做,暗中打一個手勢,自有禮部給事中宋治站出來。

“殿下,下官要彈劾一人。”

彈劾?

朱標正準備對兵部關於北疆軍務的奏請進行批覆,聞言來了些許興致,遂問道:“宋御史準備彈劾誰啊。”

這裡朱標稱宋治御史也沒毛病,宋治的官職雖然是禮部給事中,但他屬於科官,同樣隸屬於都察院監察系統內。

大明的監察體系分為科、道兩種,科就是六科給事中,可以理解為都察院駐紮在六部的監察室,監察室主任就是給事中,雖然級別不高只是正七品,但卻可以行使對六部的監督及彈劾權。

既接受上級機關都察院的領導也接受所駐六部的一把手即尚書領導。

至於道官就是各省的監察御史,洪武朝是十二省後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兩京一十三省。

六科給事中加上十三道監察御史組成了都察院對中央六部、地方的完善監察體系。

宋治走出班列,作揖道:“下官要彈劾東閣大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陳雲甫。”

正按摩雙腿的陳雲甫頓時愣住,而後心裡不由納悶。

我和你好像無冤無仇吧?

朱標也皺起了眉頭,先是看了一眼陳雲甫,而後沉吟一聲說道。

“宋御史是禮部給事中,什麼時候也開始分心起東宮的事了。”

言下之意就是說你這傢伙是不是管的有些寬了。

宋治卻是振振有詞的說道:“今日殿下東閣坐宮,同六部五寺的部院大臣理政治國,大學士卻在那裡頻頻騷動,下官彈劾大學士殿前失禮,臣身為禮部給事中,對這於禮不合的事進行彈劾,實屬分內。”

朱標這才明白過來,感情是衝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