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懶官、懶政(第2/2頁)
章節報錯
“第三事,兩淮都轉運鹽使司請示,泰州分司計劃新設何垛場鹽課司、小海場鹽課司,請批三十萬兩。”
“準了。”
“第四事,淮安分司今年行鹽十萬引(洪武年一引為四百斤),請示是否可以在江西多開幾個府來行鹽。”
“準,除武昌府和漢陽府外,增開吉安府和饒州府。”
“第五事,浙江轉運使司請示,可否增榷船鈔,目前漕執行船僅收商稅,未嘗有船鈔,如果可以增榷船鈔,每年最少可以多徵六十萬兩。”
朱標想了一陣後搖頭:“父皇素來不喜朝廷與商爭利,增榷船鈔一事還是罷了。”
對朱標的這個批示陳雲甫雖然覺得有些不妥,但終究沒說出來,老實記下繼續彙報。
“第六事,穎國公傅友德南征雲貴凱旋,戶部請示如何獎賞南征大軍。”
“照舊軍例來辦吧。”朱標想了一陣後說道:“賜每名軍士綿布二疋、綿花一斤,通賞寶鈔一貫。”
“第七事,廣東都指揮使司推屯衛所,徵募壯丁六萬,請戶部批糧五十萬石。”
“準,從江西官倉調撥。”
“第八事.......”
就這麼,陳雲甫將一道奏本上幾十件事一一彙報,朱標都給出或準或不準的批示,前者亦是記下。
就這般,連半個時辰都沒用,戶部的事便全部辦結。
朱標很滿意,頻頻點頭。
“你這種方法很不錯。”
官員寫的奏本在說正事之前,往往喜歡寫上幾千個字的廢話,要麼是問安要麼是說當地出現了什麼祥瑞,總之都得先想著如何讓朱元璋、朱標開心,最後才話正題。
因此,朱標往日批覆奏事往往需要一天。
現在陳雲甫這種只說事不說廢話的幹練讓朱標很滿意。
正好這時被差去東閣取奏本的幾名小太監也趕了回來,朱標就順勢言道:“雲甫,你去看吧,把事都記下來,咱們一一批對。”
“是。”陳雲甫起身,而後才想起來還有個茹太素,便說道:“茹部堂還在外候著,說要來問安。”
“吉祥,把部堂請進來吧。”
朱標雖然有些累了,但還是強撐著讓吉祥去請。
怎麼說也是堂堂一部尚書,來問安等了將近半個時辰,說什麼,朱標都要見一面。
吉祥離開,不多時便把這茹太素帶了進來,後者一見到朱標病容憔悴,那就跟死了親爹一樣,嗷了一聲就悲慼哽咽起來。
“太子殿下,您可一定要保重金體啊。”
這茹太素哭的突然,把正埋頭看奏本的陳雲甫都嚇了一跳,朱標更是沒好氣的說道:“哭什麼哭,孤還沒死呢。”
茹太素雖然收了聲,但還是嘴裡滔滔不絕的說道。
“殿下金體乃是我大明國本,為蒼生社稷記,還請太子殿下以頤養金體為主,如此才是生民之幸、社稷之福......”
陳雲甫以手遮面,總算明白為什麼茹太素會被朱元璋暴打了。
廢話真多。
可見,所謂懶政都是因為有了茹太素這樣的官才出現的。
沒有懶官何來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