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恩如海、威如獄(第2/3頁)
章節報錯
“既然你不要,那這份功,朕就不給了。”
朱元璋說完,俯視著陳雲甫,發現後者並無不捨懊悔的表情,反而像是鬆了口氣一般,心裡不禁更添三分讚許。
陳雲甫確實是鬆了口氣,這份功他拿不到也就意味著邵質活下來了。
而朱元璋心裡想的則是:這孩子,屬實是個好苗子。
一念至此,朱元璋便對寶祥說道:“著北鎮撫司立刻將郭桓、楊汝賢二人下入詔獄嚴加審訊,此二人一案,你親自來做主審官。”
寶祥剛打算應下,突又見朱元璋點了陳雲甫的名字。
“你也去吧,做寶祥的副手,陪審二人。”
做寶祥的副手,陪審郭桓、楊汝賢?
什麼叫驚喜。
什麼叫她媽的驚喜!
這便是了。
不提楊汝賢、郭桓兩人可能會咬出哪些更大的人物,只說這兩人目前的級別,這便是遠超翁俊博的政治大案。
雖然陳雲甫只是副手,陪審官,但是誰都知道,這不還是主審嗎。
寶祥是御前司總管太監,他每天基本都要陪在朱元璋御前,能有多少功夫去辦案。
再者說,就算案子破了,功勞也都是陳雲甫的。
寶祥,畢竟是個太監,還是到頂的太監,要功勞有什麼用?
他都是御前司總管太監了,連毛驤都歸他管,還能往哪裡升。
總也不能封個公侯。
這是明初,不是魏忠賢的明末九千歲。
所以,這就是天賜的恩榮。
至於為什麼不直接讓陳雲甫做主審官,這就看出朱元璋對陳雲甫的喜愛和照顧。
功勞可以給你,風頭就不要出了。
畢竟年歲還小,低調點好。
陳雲甫激動的不知道該說什麼,朱元璋的用心一點即透,他心裡和明鏡一樣,滿心對朱元璋的只有感恩。
如今的朱元璋與他而言,可謂是知遇之恩、提攜之恩、照拂之恩。
加上古代君父與臣子天然就存在的‘養育’之恩,說是再生父母都不為過。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
“臣一定盡心盡力,將此案辦好、辦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