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大明的政治風口(第2/2頁)
章節報錯
“師兄叮囑,必謹記於心。”
姚廣孝也知道,自己的話陳雲甫夠嗆能聽進去,當下也不再多說,本打算轉身離開,後又頓住腳步,側首說了一句。
“貧僧今晚要去見個人,同往否?”
“師兄要見誰?”
說這話的時候,陳雲甫心裡已經大概有了一個猜測,但還是問了出來。
“見了你就知道了。”
“好。”
目送走姚廣孝,陳雲甫回到自己的房間開始收拾行李,他在這天界寺的東西不多,雖然前身住了很多年,但說起私人物品來還真沒幾件。
和尚嘛,又不蓄金銀,最多就是一些個木製的手工件和一些佛家法器什麼的。
都好收拾。
踏出門的陳雲甫見到了小師侄慶池。
無論是穿越前還是穿越後,陳雲甫和這慶池的關係都算不錯,六七年的時間也攢下了一份感情。
“師叔。”
見到陳雲甫走出來,慶池上前踏了一步,語氣中頗多不捨之意:“您要還俗了?”
“對,還俗了。”陳雲甫衝慶池笑笑:“所以你以後不用喊我師叔,叫我雲甫就行。”
慶池言道:“師叔為什麼一定要還俗呢,難道寺內不好嗎。”
“寺內當然好。”陳雲甫環顧四周,頗多感慨道:“咱們天界寺是天下佛門聖地,也是這蒼穹之下難得的一片淨土,在這裡不愁吃不愁喝,每日只需要誦經禮佛,便可超然於物外,不受紅塵之苦,可以說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了。”
“那師叔為何還要還俗。”
“因為這天下,不該只有天界寺一方淨土。”
陳雲甫笑笑,如此言道:“咱們待在這寺廟之內做著世外高人,又怎知世間疾苦幾何呢,避世只言假修行,救苦方為真菩薩。
慶池,你也識字讀書,你可知道,僅憑識字這一點,你已經超過世間千萬眾生了,別把自己浪費在青燈古佛上,踏出去,你也可以救苦救難。”
在宮中半年,陳雲甫別的沒感覺,就知道一點。
現在這個時間段下的大明王朝,正值風口!
後世有句話,風口處,豬都能上天。
而今的大明就是這樣。
是一個施展人生抱負最好的機會。
因為國家一窮二白,除了文盲啥都沒有!
大明的戶部尚書曾泰,在半年前還只是一個區區秀才!
陳雲甫不知道以朱元璋的身份怎麼會認識一個小秀才,但現實就是那麼玄幻神奇,曾泰素以賢名聞達於金陵,傳啊傳的就進了朱元璋耳朵裡。
朱元璋召見了曾泰御前答話,轉過頭就下了一道詔書。
曾泰搖身一變,直接做了正二品的戶部尚書,成了大明這個國家的財政部長!
簡直就是離譜。
最有競爭力的戶部左侍郎郭桓反倒沒能進步。
曾泰是推動陳雲甫下定決心要追求進步的重要原因。
現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出人頭地簡直不要太容易。
他又為馬皇后守了半年的靈,在朱元璋心裡是有加分印象的。
這都不去主動把握,那可真是白瞎了前世十幾年歷練。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