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候駕,什麼都已說明白。

洪武大帝,朱元璋來了!

姚廣孝還好些,臉上雖也掠過三分緊張亢奮之色,但很快就褪去,忙去打水準備淨面,倒是陳雲甫,雖初來乍到之時就想過自己此生有可能會見一次老朱同志,卻沒想過這天來的那麼早又那麼突然。

不免激動的腿彎子都有些抽筋。

這可是憑藉一己之力生生實現開局一個碗、通關一個國的人物。

傳奇兩個字那是絕對配得上。

至於其他方面牛不牛,陳雲甫暫時還沒見到人,不做評價,安心等著。

兩人收拾一新後離開屋,匯入到如織的人潮中。

此時此刻,整個天界寺所有人都從各自居住的地方中出來,包括鐘山館的各國使節。

寺門大開著,幾個宗字輩的大師站在迎候的最前列,到底是得道高僧,看看人家這些位宗字輩的大師,一個個風輕雲淡的樣子,似乎早已是司空見慣。

也是,這天界寺朱元璋經常來,頻繁時一月都會來一次,似乎也確實沒有什麼好激動的地方。

就是見個面而已,老朱又不會和大傢伙聊天。

整個天界寺上下,夠資格能和老朱說上話的,也就宗遠這位主持一個人。

至於其他人,也就遠遠看著而已。

陳雲甫頂著日頭站了得有將近一個時辰,這六月三伏的天好懸沒給他曬中暑,環顧四周,很多小歲數的僧人與他一樣,都是滿臉的苦澀,反倒是如姚廣孝這般上了歲數的處之泰然。

迎御駕嘛,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當陳雲甫不知啥時候才能熬出頭時,就聽得耳邊幾道炮響,繼後便是越加清晰的腳步踏地聲,目光盡出,數杆大纛旗的穗蕙冒了頭。

來了!

一馬當先完全展露出來的是大約四五十名英武不凡的大漢將軍,個個胸寬背闊、甲冑森嚴,看的陳雲甫心生敬意。

這麼熱的天,咋能受得了。

就衝這份能吃苦的精神,哪怕是封建朝代的軍人,都該受到尊敬啊。

繼騎手之後,便是浩蕩蕩的中軍,一輛通體丹朱色、由六馬並驅拉動的車輅緩緩駛來,周遭,簇擁著宮娥、內宦和儀鸞司禁軍組成的隊伍。

再兩側,便是親軍都督府約五百人的隊伍。

按照陳雲甫腦子裡的記憶,這次朱元璋來的規模,算是‘輕車簡從’了。

天子儀仗,宮人三千、禁軍兩萬算是正常配置。

幾百人的隊伍,不是輕車簡從是什麼。

宗遠第一個彎下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