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肖恩來了(第1/4頁)
章節報錯
(昨夜晚上11點回到三亞,熬到凌晨2點半搞定了一章,今天第二章算是補之前欠的一章,明天正常更新)
非洲第一大產油國,當前是利比亞。
不過時間朝後推一下的話,未來非洲第一大是奈及利亞,第二是安哥拉,第三才是利比亞。
當然,利比亞有利比亞的優勢,油層埋的淺,開採難度低,簡單說就是成本低。
所謂宣傳的石油只夠開採一百年,百年之後將沒有能源可用什麼,本質上是一種謬誤。
石油的儲量從來都不低,即便再用上幾百年也消耗不光,真正困擾各國的是開採成本。
按照91年的國際原油價格來算,均價19.33美元每桶,很多後世聞名遐邇的油井根本就沒法開採,成本比售價還要高,而且高很多。
不單單是現在低,93年17.01,94年15.86,那才是石油企業的寒冬!
96年剛剛打破20美元每桶大關,緊接著就是亞洲金融危機,98年更是低到了12.76美元,一夜回到解放前。
要到2000年才緩過來。
這些肖恩記得並不清晰,畢竟當年他一個賣假酒的,根本不關心這玩意,都是新聞一帶而過。
他只是記得,98金融危機最後橫掃全球,各產業全都受到巨大影響,而北邊搞了經濟軟著陸開始深度開發內需,強勢拉動經濟。
拉動經濟的方法什麼的…就不說了。
反正,石油是黑色血液,經濟拉動起來,石油消耗猛增,油價大幅度飆升。
他還記得,那時候動不動就有新聞爆出來油價飆升,反正95加的時候都心疼。
言歸正傳,距離2000還有9年的石油業空窗期,理論上來說這時候投資石油不是什麼明智決定。
但實際操作中,那些超級大公司都是在經濟下行的低谷期開始瘋狂擴張,最後走到巔峰的。
比如洛克菲勒!
當初老洛克菲勒受到公司僱傭,調查賓州的石油產業,調查結果顯示欣欣向榮,大量熱錢風光湧進來,老洛克菲勒就覺得這有點太瘋狂了,轉頭就去經營農產品。
高潮之後就是賢者時間,石油產業一落千丈,滿地雞毛,這時候老洛克菲勒卻毅然決然賣掉了發展的不錯的農產品公司,一頭扎進石***業開始大勢收購,最終成就了標準石油雄霸天下的格局。
其他的例子還有很多,肖恩在已經知道最後結果肯定是好的情況下,當然不會猶豫。
別說九年,就是9.9年,他也敢投!
又不是沒錢!
安哥拉。
肖恩抵達這裡的時候,沒帶著芬里斯·霍奇森他們。
一群礦業公司什麼的也配玩石油?
礦業公司而已,即便是最大的麥克莫蘭,市值不過百億而已,在肖恩的產業版圖中只佔一小塊而已。
這群人都讓他丟在***了,南非的開發還要等政局變化,***不用,不穩定對於別人來說是很大的危機,但對肖恩卻只有機,沒有危!
位於非洲西南部,北鄰剛果,東接尚比亞,南連***,西瀕大西洋,非洲最早的殖民地之一,宗主國是葡萄牙,當前人口1200萬,90年GDP112億美元。
1951年,葡萄牙將安哥拉改為海外省,想進行本土化戰略,派遣總督進行統治。
58年,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就是‘安人運'組織出現,並於61年2月4日開始展開武裝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