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傘的再度擴張已經提上了日程。

人找起來倒是不難,比爾哪裡有大量的預備資料,都是之前擴軍時候留下的,因為保護傘的名聲,有太多的退伍之後生活不如意的人想加入進來了。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其實軍營生活很不錯的,不需要你動什麼腦子,按部就班的聽令行事就好了。

無論怎麼說,也比上班簡單太多了。

只是,這批人招聘過來之後要重新培訓,保護傘畢竟不是真正的軍營,很多地方還是有區別的。

工資更高,假期更多,當然,對行為準則上要求也更高。

這些事情大部分是比爾負責,只在每次批次新人入營的時候肖恩才會出面。

總要讓大家知道,給他們開工資的人是誰!

……

1986年11月4日,這是特殊的一天。

黎巴嫩的一家不起眼的雜誌《船桅》週刊,登載了這麼一條新聞:前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法蘭5月秘訪德黑蘭,同yl高階官員進行了接觸,yl方面要求美國提供軍火,隨後,數架美國運輸機給伊朗運送了戰鬥機零件和彈藥。

同一天晚上,出席慶祝德黑蘭青年學生佔領美國使館7週年紀念日集會的yl朗議長拉夫桑賈尼突然宣佈,麥克法蘭曾秘訪伊朗,時間是1986年5月28日。

當時,麥克法蘭4人,手持偽造的愛爾蘭護照,乘一架裝有武器零件的飛機抵達德黑蘭,並且帶來了里根總統給伊朗領導人的親筆信,信中要求改善美伊關係,要求伊朗幫助釋放在黎巴嫩的美國人質。

拉夫桑賈尼聲稱,他下令將麥克法蘭及其隨從軟禁在旅館達5天,此後,他們被驅逐出境。

美國總統的黑料一經發出,瞬間引爆全球。

……

老薩第一時間接受了新世紀傳媒的採訪,電視畫面上,老薩神情沮喪:“我很傷心,我感覺自己被盟友出賣了!”

實際上老薩比誰都清楚這事兒,畢竟yl打過來的炮彈都是美產的陶氏。

在被記者問道是否會與美國斷交的時候,老薩表示,“我並不準備與美國斷交,我認為,這是以色列人的陰謀,他們不惜採取任何手段破壞美國同阿拉伯國家關係。”

同一時間,默多克的新聞集團也沒閒著,他們在全球各地的記者要遠多於肖恩。

福克斯第一時間放出了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的採訪,“我很震驚,同時無比失望,之前里根表示絕不與邪惡國家進行交易和任何妥協,但我們看到了什麼!?”

約旦國王侯賽因·伊本·塔拉勒則表示,“美國的作法“使華盛頓喪失了在這個地區的信譽。”

……

女首相第一時間站出來公開落井下石,“我們有種受到愚弄的感覺。”

“美國違背了它曾經要求它國恪守的信條,表面上理直氣壯地宣稱決不向恐怖主義分子妥協,並不遺餘力地反對向伊朗出售武器,暗地裡卻另行其是,這損害了美國在其盟國中的信譽。”

這就是報復,而女首相也有理由報復。

不說之前肖恩的事,單單就伊朗問題本身,英國就損失慘重。

yl革命之前,雖然看起來與美國好到穿一條褲子,美國也賣給了他們先進的戰艦,戰鬥機,直升機,坦克,火炮等等。

但,與yl合作開發石油的是英國石油公司!

(前文有錯誤,在yl投資的石油公司不是洛克菲勒。)

革命之前,當時的美國卡特政府態度曖昧,多次將blw王朝準備的軍事鎮壓行動強行壓了下去。

正是卡特政府的刻意放縱,才給了yl革命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最終blw王朝被推翻,英國石油公司在yl的投資全部被國有化,損失慘重。

當然,美國政府更慘,玩砸了,被放出來的狗狠狠反噬一口,徹底成了笑柄。

最重要的是流毒無窮啊!

……

各種批評,鋪天蓋地,里根也被媒體揪出來反覆鞭撻,悽悽慘慘,嘻嘻,嘻嘻。

第一:政府同關押人質者談判,違反了政府宣佈的一貫政策,即決不同恐怖主義組織做交易,決不同yl,lby之類的“邪惡國家”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