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磷酸鹽礦之爭

摩洛哥,不是摩納哥。

一個在非洲,一個在歐洲。

當然,印象中非洲都是黑人,但北非其實都是白人……

摩洛哥,90%都是白人。

肖恩一回到紐瓦克就讓人把關於摩洛哥、阿爾及利亞、西撒哈拉的資料拿過來,翻越一遍,關注了幾個重點。

摩洛哥,1986年,GDP194.62億美元人均GDP840美元,白人為主,YSL教遜尼派,磷酸鹽為主要資源,儲量1100億噸,佔世界儲量的75%,位居世界首位。其它礦產資源有鐵、鉛、鋅、鈷、錳、鋇、銅、鹽、磁鐵礦、無煙煤、油頁岩等,其中油頁岩儲量1000億噸以上,含原油60億噸。

資源極其豐富,但,窮切在不斷打仗。

阿爾及利亞,1986年GDP636.92億美元,人均2756美元,同樣白人為主,同樣的YSL遜尼派,石油儲量約17億噸,佔世界總儲量1%,居世界第15位,天然氣可採儲量4.5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總儲量的2.37%,居世界第10位,鐵礦儲量為30億~50億噸,鉛鋅礦儲量估計為1.5億噸,鈾礦5萬噸,磷酸鹽20億噸,黃金73噸。

資源極其豐富,有錢,在不斷打仗。

西撒哈拉,這裡就比較有意思,這裡是一個爭議地區,主權不明,原西班牙殖民地,75年西班牙撤軍,79年茅利塔尼亞宣佈放棄對西撒哈拉的領土主權,之後摩洛哥一直宣稱對西撒哈拉的主權,而西撒哈拉人民XX陣線並不這麼認為,雙方一直在交火,目前摩洛哥佔據絕對優勢(川寶曾經宣佈承認摩洛哥對西撒哈拉的主權,但在此之前,美國是態度不明的)。

ADM關注的磷酸鹽礦儲量極其豐富,約佔據全世界儲量的20%,僅布克拉的藏量即達17億噸,建有現代化的磷酸鹽開採場,1976年發生戰爭後,磷酸鹽生產陷於停頓,1979年恢復生產。

兩國一地區,衝突不斷,摩洛哥人西拒阿爾及利亞,南侵西撒哈拉。

“是個狼人!”這是肖恩對摩洛哥的評價。

不好打,有信仰,而且十分堅定的地區都這樣,特別是YSL,歷來是最難啃的骨頭。

另外就是勢力錯綜複雜,西班牙統治過這裡,法國人統治過這裡,現在雖然殖民者都撤退了,但影響力依舊在並且會一直影響下去。

第一,直布羅陀海峽,這裡是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唯一出口,寬度只有14公里,不管摩洛哥自己是否有據為己有的想法,但戰略位置太過重要。

第二,磷酸鹽礦,儲量太大太豐富了,農業必需品,沒有任何一個大國可以視而不見。

當然,這是肖恩從手頭這些比較簡略的資料上看到的東西,他從未關注過這裡,知道的也不多。

看了看,肖恩就放棄了,資料不全,四大糧商找自己的態度不明,要求未知,等吧。

……

肖恩沒想到ADM的這麼急,第二天人就到了紐瓦克。

來人的不是ADM的總裁,也不是副總裁,而是一個董事貝洛克·湯尼,一見面就賊拉熱情,火熱火熱的那種。

談事的地方肖恩安排到了和平飯店,肖恩喜歡酒桌上談事情。

喝酒,吹捧,貝洛克·湯尼從保護傘第一次在HK亮相開始吹,什麼壓的英國人屁都不敢放,到與阿三大戰一場打出美國人的雄風,從馬六甲海峽楊威,到以滅頂之威轟炸YL,從林夢閃電戰到13億砸趟滙豐。

吹,往死裡吹!

在貝洛克·湯尼的嘴裡,肖恩已經是英雄了,美國的民族英雄,20世紀最偉大的人。

吹的肖恩這麼厚的臉皮都不好意思了。

不過貝洛克·湯尼吹牛逼的時候透露出來的一些資訊也讓肖恩知道,ADM83年在HK設立了分公司,進軍東南亞地區,86年在荷蘭和德國開始各種收購,進入歐洲市場。

吹著吹著,肖恩忽然發現一個問題,自己好像搞錯了!

英國《衛報》曾在報道中這樣形容:“只要你活著,就無法逃脫全球四大巨頭。”

在嘉吉公司的一本小冊子裡,這樣寫道:我們是你麵包裡的麵粉,麵條裡的小麥,薯條上的鹽……甜點裡的巧克力,軟飲料裡的甜味劑……我們是你晚餐吃的牛肉、豬肉或雞肉,是你衣服上的棉花,田裡的肥料。

多麼簡單、溫馨的一句話啊。

從農田到餐桌,四大糧商掌控全產業鏈,左右了全球70多億人的日常生活。

但那是30多年以後!

可現在才87年,四大糧商還是六大糧商,除了ABCD之外,還有大陸穀物、庫克工業呢。

ABCD也還不是世界五百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