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月票!)

“老闆,這邊請。”米哈奇做了一個請的手勢,一身休閒裝的肖恩跟在他的身後。

旁邊是洛林,再外圍是15個提著箱子的保鏢。

這裡是肖恩在科倫坡投資的那家摩托車工廠,裝置雖然是從美國弄回來的老舊裝置,但重新保養翻新一下,用在這裡完全沒問題。

畢竟斯里蘭卡要的是經濟實惠。

一進入工廠,肖恩的眉頭就忍不住微微皺眉,雖然米哈奇肯定是做了準備,但,工廠依舊顯得有些混亂。

工人穿什麼的都有,五花八門,水泥地面看出來是經過清掃的,但依舊有零星的垃圾出現。

沒有綠化,顯得光禿禿的。

肖恩沒說什麼,只是跟著米哈奇往裡面走。

工人工作都還算積極,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人來視察的原因。

只是聽著米哈奇的介紹,肖恩沒什麼太多表示。

仔細看那些工人,雖然說不上來缺點在哪裡,但,感覺上就是跟美國的工廠有差別。

肖恩沒搞什麼講話,這幫工人可不懂英語。

看了一圈,用了有一個小時,到了米哈奇的辦公室。

“我說幾點。”肖恩開門見山,“第一,工廠衛生要近一步改善,多放垃圾桶,這種垃圾遍地的情況不能再出現。”

“第二,綠化,廠房之間,接到,廣場,全都要有綠化。”

“第三,工服,給所有工人配發統一的工服,鞋子,不同車間,不同職位,要有標誌性區分,上班時必須穿戴整齊。”

米哈奇連忙拿著本子記下來,雖然他覺得除了看起來好看之外沒什麼用,但這是大老闆吩咐的。

看米哈奇記下了,肖恩這才問道:“說說為什麼要這麼做。”

米哈奇一愣,大腦飛速運轉起來,到底是有一些急智的,稍稍整理一下思路便說道:“提高環境能讓工人心情放鬆,讓工作更加專注,統一的著裝能讓大家意識到自己與別人相同,是一個集體,能提高向心力。”

“嗯,說的很好。”肖恩點點頭。

米哈奇臉上閃過一絲喜色。

“雖然都說錯了!”肖恩又補充了一句,米哈奇頓時僵在原地。

“你這些說法,可以公開說,是一個很好的表面掩飾,整理一下。”肖恩伸手點了點米哈奇,“但,這麼做真正的目的是,提高逼格!”

逼格?

米哈奇完全不懂,他是斯里蘭卡人,家庭條件優渥,之前在美國上的大學,也在美國呆了好多年,這才被肖恩選中管理這家摩托車工廠。

但是,他也不理解肖恩提到的這個逼格是什麼東西。

“要讓所有人都明白,這裡是美國工廠,是世界上條件最好的,管理最先進的工廠,在這裡工作,天然就高普通的斯里蘭卡人一等。”

“所以,我們要做出差異化,要提供工廠的整體形象,這會從根本上提高工人的認同感,也會讓其他的斯里蘭卡人對這裡產生嚮往。”

“當大家都認為這裡是先進的,是好的,那麼,我們的產品就會被所有人接受,即便不做什麼廣告也能如此,認同感比單純的廣告有用太多了。”

“最後,記得儘量在工廠內部教學美式英語!”肖恩最後又強調道:“我知道他們都沒什麼基礎,很難學會,但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要慢慢普及。”

“打招呼要用‘lo’,再見要用‘bye’‘seeyou’,明白嗎!”

“要讓他們覺得,用英語顯得自己更高貴,語言更優美,行為更時尚,讓他們覺得那種一句英語都不會說的人低階,更呆板,更保守,更落後。”

“然後慢慢普及一些更難的單詞,比如:你這條船的motor是多少馬力的。”

“要在日常用語中加上那麼一兩個英文單詞。”

“這些從工廠的領導層開始,從上到下,要讓所有人知道,這種說話方式才會顯得自己更有學識,更前沿,更潮流。”

“明白我的意思了嗎?”肖恩看著米哈奇。

他要的是要從思想上,文化上侵蝕這些斯里蘭卡人,提高他們對自己的認同感,提高自己這個美國人在斯里蘭卡的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