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啥時候練練?(第2/6頁)
章節報錯
即便是聖人,也沒有無慾無求。
如果說真的無慾無求,道法自然,什麼都不在乎,那也就不可稱之為人了。
那是把自己修煉成了一塊石頭。
什麼情緒都沒有,什麼想法都沒有。
只是存在於那裡而已。
可不就是石頭?
修心是修煉對自身心念的通透,豁達。
說的直白一點,就是不做虧心事!
說的再直白一點,就是事情可以髒,可以卑鄙,但是自己要問心無愧。
簡單來說,西方教的聖人們,做的那些事情,談不上光明,元始做的事情,也談不上磊落。
可是呢,他們都不在乎。
有些人覺得,這不就是自私自利到了極點?
其實不是這樣,而是一種念頭通透的豁達。
心中不留執念。
但是大部分人,做一些事情,其實是會在心中留下執念的。
一旦如此,便會陷入一種奇怪的境界。
比如對一個故人出手,可能會心生愧疚。
一旦生出這種感情,那對於修道的影響就大了。
人,能夠騙的了所有人,可是最終騙不了自己。
可以對所有人說不在乎,但是到底在不在乎,只有心裡知道。
徹底甩開一些道德規矩的束縛,對人來說,其實並不容易。
同時呢,他們這種不在意又非完全不在意。
意識上的在意,心中的不在意。
不會讓這些東西影響到自己。
對陸平而言,這種感覺很奇妙。
就彷彿是把他所有經歷過的事情在眼前回放。
他變成了第三者,旁觀者。
感知自身。
善、惡、貪、嗔、痴。
人所難免,但是要從這些事情,凡俗事物中,保持本心的通明。
七情六慾心間走,凡塵俗世不染身。
追求的,是身處其中,而不被影響的通明。
很多修道者,實際上是做不到的。
做不到,就躲入深山。
了除一切與人交往的圈子。
這樣一來,則以為可以修成大道。
可是這種人,往往難以成道,因為越是這樣,反而越是心中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