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而然的,這輛蒸汽列車歸屬大漢軍方所有。

當蒸汽列車停穩之後,車廂大門嘩啦一聲驟然開啟,一隊隊全副武裝計程車兵從車廂中跳下來,伴隨著此起彼伏的口令和哨音開始在月臺上整隊。

粗略估計,足足有兩三千人之多!

“此地緣何會有軍隊?”

“不知道,看樣子不是諸侯國的軍隊。”

“何以見得?”

“你沒看見他們都揹著火槍?而且是乘坐軍方專列而來?”

“道理我都懂,但火車頭為什麼這麼大?”

“這是雷風五號蒸汽列車,專為軍隊研發,據說北方的戍卒前往戍邊之時,乘坐的就是這種火車,恰如鯤鵬展翅,一日三千里!”

“喲?懂得挺多哈!”

“那可不!小弟不才,此次正是前往皇家第二機車所任職研究員……”

於是,大家紛紛遠離這個戴著眼鏡的傢伙。

知識分子最甜蜜的討厭了!

少頃。

議論再起。

“那你說他們為啥要停在安陸?南郡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

“打住,你是南郡人嗎?”

“是啊,怎麼了?”

“那沒事了,南郡確實不是個好地方,刁民奸猾、溼氣又重、蚊子巨多……”

……

在月臺上所有人的議論紛紛中,一個鬚髮斑白的老者緩緩從車廂中走出,深呼吸了一口南郡潮溼悶熱的空氣,臉上露出了幾分猙獰而又陰鷙的笑容。

鷹視狼顧,不外如是。

此人名為桓齮,現在擔任的是掌逮捕審判罪人的廷尉右監,食祿千石,曾經是秦末天下大亂時期的南陽郡守,因為將南陽郡的府庫盡數獻給了劉邦,於是受爵殷候,食邑千戶。

等到了楚漢戰爭時期,桓齮在蕭何手下做事,主要功績是將昔日的‘約法三章’,擴充到了九章,即包含盜律、賊律、囚律、捕律、雜律、具律、戶律、興律、廄律九篇的《九章律》。

畢竟‘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

但桓齮畢竟出身秦吏,而且曾經是不同於蕭何這種縣吏的封疆大吏,因此他轉投劉邦之後天然就帶著幾分原罪,縱然編寫律令有功,但食邑也沒有得到增加……

嗯,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桓齮學室出身,是個根正苗紅的法家士子,自然被蕭何等黃老學派排斥……

封建王朝,山頭無處不在,很正常。

但苦心人天不負,二十多年過去了,桓齮終於等到了一個‘三年不飛一飛沖天’的機會!

法家惡犬出籠,自然要掀起腥風血雨!

這就是他從中原的河內郡、三川郡調兵的緣故。

原因很簡單。

按照他自己的理念,以及劉盈詔書上的說法,他覺得整個江南爛完了,不僅官吏爛了,只怕軍隊也不堪大用!

嗯,這個不堪大用的意思,是他覺得軍隊會譁變。

畢竟法家酷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