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劉盈的安排,劉邦滿臉疑惑。

劉盈笑著回答:“征伐巽加國是一次很標準的降維打擊式的作戰,事後總結的經驗至少可用於未來二十年的教學內容。”

“故此,不能選拔勳貴武官之家的子嗣參戰。”

“尤其是講武堂出身的那些傢伙。”

劉邦眉頭緊皺。

他完全無法理解劉盈為何會這麼說。

一旁的呂雉愣了一下,以目示意劉樂、盧虞,讓她倆領著張澹、劉暄去另一間房間。

畢竟女主內。

有關國政,以及男人之間打打殺殺的事情,她們女人不太適合參與。

至少在現階段,戰爭,請讓女人走開。

望著呂雉離去的背影,劉炎和張無忌稍稍鬆了口氣,解下領口因為怕吃東西弄髒衣服的圍巾,噠噠噠跑到劉邦身邊,一個趴在他背上咿咿呀呀的嘀嘀咕咕,另一個則將自己塞進了老頭懷裡骨蛹來骨蛹去的撒嬌。

劉邦樂不可支。

張不疑在一旁問道:“我還是不明白你為何如此安排。”

劉邦也抽空說了一句:“乃公也一樣!”

劉盈解釋道:“大漢已經很多年沒有過大規模戰爭了。現在那些出身良家子,考上軍校的學生不僅沒有過參戰的經驗,也沒有過軍中服役的經歷。”

“而那些出身勳貴武官家裡的學生,自小在耳濡目染之下,思維定式不免會存在舊時代戰爭的影子。”

“比如步兵結陣。”

“如果是從前,一個百人隊的步兵會組成十乘十的方陣,以此來對抗戰車和騎兵的衝擊,並且在進攻中也會保持陣型,強行擠壓對方的陣線。”

劉邦點點頭。

那是很標準的步兵戰術了,一個密不透風的軍陣不僅能讓對手找不到攻擊的破綻,而且還能極大程度提升己方士兵的勇氣。

很多時候,交戰雙方中獲勝者未必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一方。

勇氣,那種死也要拉個墊背的精神,才是制勝法寶。

比如滅秦之戰中,他組建的由樊噲林摯等人率領陷陣敢死之士,就是靠這種搏命的打法,正面擊潰了並全殲了楊熊帶領的秦國藍田精銳,給秦王朝的覆滅敲了一聲響亮的喪鐘!

當然了,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勝,真正能讓漢軍戰勝所有對手的,還是那種披堅執銳的步兵方陣。

“但現在不同了。”

劉盈伸手在空中比劃了一下:“漢軍有這麼粗的大管子,轟隆一炮過去,即便用的不是榴霰彈,鐵疙瘩飛過的那一條線,也絕對找不到一具完整的屍首!”

“步兵方陣,就會逐漸變成線陣。”

“騎兵也是如此。”

“戰爭的形式發生了改變,戰術戰法自然也要相應改變。”

“所以,用那群出身良家子的學生去觀摩、體驗戰爭,要比那幫已經先入為主的勳貴子弟要好很多。”

“況且我還有個想法。”

“那就是此次觀摩作戰的一百人,就不要外派做軍官了,而是留在學校任教,用自己的親身體會去講學,想來教學質量要比那群只有紙上談兵經驗的老師要好很多!”

張不疑豎起拇指:“贊!”

劉邦哼了一聲:“你把乃公當傻子嗎?”

大漢立國三十多年,勳貴武官的子弟少說有上百萬,如周亞夫、樊伉、夏侯灶之類的才有幾個?

比如李廣,他是前隴西郡守的侄兒,還是劉盈的惡趣味才做上了太子舍人,否則他只能如歷史上那般以良家子的身份加入軍隊,一刀一槍博一個前程!

至於那些出身不如他的勳貴武官子弟,更是和平民百姓沒什麼區別,同樣是白紙一張!

劉盈沉默,用力搖頭:“哪有……父親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