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劉邦:我退休了,別煩我,找他去!(第1/3頁)
章節報錯
冬日的嚴寒早已消除,雪已融化,刺骨的寒風也變得暖和,土黃色的大地長出新綠,花兒從葉片中探出頭來,桃花朵朵,櫻花簇蔟,玉蘭花散放淡淡的幽香。
春天,已經來了。
長安城。
極廟向西。
按照左祖右社的規矩,這裡修建有用於祭祀的天壇、地壇等各種禮儀場所。
大聖九年的啟耕大典就在一陣貴如油的牛毛細雨中開始。
編鐘鼓樂之聲陣陣。
先農壇下,六十四名舞者手捧左手執籥(樂器,右手執翟(羽毛翩然起舞。
在遠處,左側是滿朝公卿,右側則是所有居住在長安城的功侯諸王。
“帝先農功,曰惟孟春。載耒與耜,昕及南畝。穜稑薿薿,以布以種。帝躬三推,土膏雷動。百工比櫛,其耕澤澤。歲約有年,裕帝之德。我藝我黍,我斂我稷。為醴為酪,斟酌吉禮。吉禮既至,神只來遊。燕及祖考,萬邦作休。降福孔穰,飶芬其羞。於以正辭,亦又何求。”(注一)
禮官手捧黃綾封面的詔書,抑揚頓挫唸誦著祭告先農,以及對豐收期盼的文書。
劉盈站在先農壇上,臉被濛濛細雨打溼,但神情一絲不苟。
國之大事,在祀在戎。
雖然他對於這些虛頭巴腦的禮節很是不耐煩,但作為大漢帝國的皇帝,這是他的工作。
除非,等到劉炎再長大幾歲……
這樣,他就能如同當初劉邦將瑣事甩給他自己逍遙一樣,也將一應祭祀之事甩給劉炎,好跟上那幫退休老人的步伐開啟養生環節。
比如,躲在極廟飲酒吃肉……
上午十點二十分,雲收雨住,太陽重新連線,散發出光和熱。
整個祭祀活動進入倒數第二環。
親耕。
劉盈帶隊離開先農壇,前往另一側搭建好的帳篷更換衣服,好親自下田耕種。
這時,劉邦才領著盧綰、夏侯嬰等人從極廟優哉遊哉趕來藉田。
畢竟他才是大漢天子,之前祭祀的環節可以‘有事兒子服其勞’,但親耕表示皇家對農業的重視這件事,他必須要親自到場。
反正,他要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
不過那老頭屁顛屁顛跑過來,不是因為‘職業道德’,而是因為顯眼包又找到了新的顯擺方式。
片刻之後。
藉田。
這是一塊佔地約九十畝的農田,是皇帝大臣親耕之所,之後會有治粟內史府和奉常府派專人打理,所產出的糧食均用於祭祀極廟的列祖列宗,以及先農、先蠶等諸多神祇。
漢初,雖然國家層面提倡男耕女織,但因為不知道該如何界定皇后和皇帝的職權。
因此,行耕耤[jí]禮時,要挑選兩名孔武有力的諸侯王牽牛,皇帝右手持鞭、左手扶青耒,再有兩名皇子在後扶犁,最後則是皇后帶領頭上包著‘巾幗’的嬪妃在後播撒種子。
嗯,這是近一兩年最新修正版的禮儀。
皇帝從最初的推耒三下,變成了推著犁鏵在藉田來回走三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