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都護府。

舊港(今印尼巨港)。

賈誼從船上走下,揹著行囊,穿著打扮一如周圍那些行色匆匆的商賈。

讀萬卷書不若行萬里路,而他作為欽命副採訪使,不僅是公款旅遊,還有著將沿途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定期送往長安城供劉盈御覽的職責。

因此,他沒有和採訪使劉郢客坐同一條船,而是獨自微服出行。

當然了,劉盈也不擔心他寫的《南洋見聞錄》會味同嚼蠟、粗鄙不堪……

畢竟,這是賈誼,屈賈誼於長沙的賈誼,正兒八經寫下《過秦論》、《治安策》等傳送千年的名篇的賈誼!

賈誼從碼頭走出來,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驚呆了。

人多。

這是他的第一個念頭。

舊港和他見過的很多南洋港口一樣,到處都是竹木所製作的幹欄式建築,水泥地面乾淨整潔,往來人群熙熙攘攘,車馬粼粼。

不過大多數是些穿著漢服的當地土人。

而那些人在看向他的時候,有人露出了仇視的目光,也有人露出了諂媚和敬畏的眼神。

有錢。

這是他的第二個念頭。

他一眼就認出了那些種在水泥路兩旁的行道樹的品種。

龍腦樟樹!

這是一種香料,也是一種最為名貴的藥材,他曾記得在他當上侍中之後,得以進入過天祿閣閱讀內裡浩如煙海的藏書,在其中一本不顯眼的書籍中,曾有過這樣一段話。

龍腦其香為百藥之冠。

這裡的龍腦,說的就是這種樟樹的根莖!

賈誼搖頭嘆息,情不自禁感嘆人離鄉賤、物離鄉貴,龍腦這種在大漢價比金玉的寶貝,在舊港宣慰司這裡居然被當成行道樹……

在他探頭探腦東張西望的時候,一個穿漢人裝束,但膚色黝黑,一看就是當地土著的小男孩跑了過來。

小男孩,仰起頭用帶著當地口音的漢語問道:“先生,你需要嚮導嗎?選我吧,我可便宜啦!”

“嗯?”賈誼好奇問道:“你居然會說漢語?”

小男孩回答道:“那是自然!在我們這除了那些上了歲數的阿公阿婆,剩下的人都會講漢語!反倒是我們自己的語言,已經沒什麼人會講了……”

他說到後一句的時候,臉上有些沮喪。

賈誼摸摸他的腦袋,笑著問道:“那麼,你有多便宜呢?”

小男孩眼前一亮,旋即有些狐疑:“先生,你真的要僱傭我啦?不是在騙我的嗎?你不會是打算讓我帶著你在港口轉一圈之後,再趁機把我甩掉吧?”

“就像是之前的那幾個身毒商人一樣……”

他邊說,眼眶漸漸變得有些紅潤。

畢竟任誰付出勞動卻沒有得到回報都會如此,更何況這更在傷害他的感情,挫傷他對陌生人的信任。

賈誼聞言在心中罵了幾句,旋即正色說道:“漢人與別人不同,統治萬方的皇帝陛下曾經寫過一首詩,曰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小男孩怔住,輕聲呢喃了一遍:“真好聽,雖然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