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北。

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劉盈身後跟著張不疑、劉僻非(劉交長子)、劉濞等十幾個宗室子晃晃悠悠景曜門。

擠死了。

這是劉僻非和劉濞的想法。

畢竟他們作為藩王嗣子,平日裡出行會有儀仗,因此走的是道路正中那條專屬王侯、軍隊的道路。

但沒奈何,劉盈說這叫微服私訪,他們也只能換上一套自認為最普通但寸錦寸金的錦緞袍服,跟隨著人潮移動。

不過在所有人視線不及的地方,劉濞滿臉鄙夷。

無他,在他們周圍,是裡三層外三層看起來像是路人,但懷裡鼓鼓囊囊,一看就懷揣了短銃、朴刀的禁軍衛士!

微服私訪?我呸……劉濞心中吐槽,但卻滿是諂媚的擠到劉盈身邊:“長安城如此繁盛,皆是陛下之功啊!”

劉僻非也滿是討好的讚歎:“陛下德昭天地,實乃大漢之福……”

爽……劉盈心中狂喜但板著臉:“今日微服出訪,你倆莫非是想暴露了朕?”

你怕暴露還自稱朕?表臉……張不疑撇撇嘴將視線挪開。

他們現在的位置是長安城北門,出門向北不遠則是先後擴建過四次,共由三道可並排通行八輛馬車的橋樑組成的渭水中橋。

所謂渭水中橋,是渭水三橋裡中間的一座,是長安城通向新城(咸陽城)以及關中北坂的主要橋樑,而渭水東橋則是連同櫟陽,直抵蒲坂通向河東、太原的道路。

至於渭水西橋,連線的則是長安城和關中最大的一座糧倉的橋樑。

那座糧倉,名為細柳倉。

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細柳營,負責看守的就是這座糧倉。

劉盈沿著大路向南走了一會,站在一塊路牌下開始遲疑。

張不疑湊過來看了一眼,發現這是公共馬車站臺。

他笑著問道:“走不動了?我就說了吧,咱們乾脆也騎腳踏車入城唄,你非要走路,說是什麼這樣貼地氣……話說,我可沒月票哈!”

另一邊的劉僻非和劉濞也搖搖頭。

公共馬車系統在大漢建國之初就已經有了,只不過那時候是劉盈為了避稅,但後來這種公共馬車逐漸發展成一種福利,普通百姓只需要購買月票,即可在三十天內無限乘坐馬車。

但公共馬車的缺點是班次少,而且路線很多時候要繞來繞去,並且無法直達目的地。

所以稍微有點錢的人家都會選擇包車,亦或是騎馬。

不過如今有了腳踏車這種百公里只需要一筐饅頭的交通工具,長安城中騎馬或駕車者並不太多。

畢竟馬匹入城,需要交納養路費、衛生清潔費以及治安管理費等十七種費用……

封建王朝,稅多很正常。

劉盈見狀轉頭說道:“要不,咱們去騎共享單車吧!那個只要付一筆押金就可以了,而且騎一天才不過幾角錢,屬實是很便宜啦!”

“嗯,朕,我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