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劉盈:人生若只如初見……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亞歷山大里亞。
六月的東地中海正處於高溫少雨的夏季,但這卻是貿易活動最為頻繁的季節。
港口上,滿是排隊等待裝卸的商船。
亞麻、棉布、羊毛掛毯、葡萄酒、橄欖油、青金石、紅玉髓、黑檀木、象牙等諸多或價格低廉,或價值連城的貨物隨處可見,但唯獨缺少了以往最常見的一些商品。
糧食。
準確的說,是小麥和大麥。
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雨熱不同期,主要糧食作物以冬小麥為主,而在兩個月前,埃及本土的麥子已經成熟收割,按照往年慣例,已經開始大量裝船運往北方的伯羅奔尼撒半島和亞平寧半島去了。
但今年大漢北方的一次突如其來的強降雨,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小麥的價格,在短短的半個月內直接上漲了接近一倍,而在追漲殺跌之下,手中握有存糧的商賈也開始惜售,準備等待糧價再次上漲之後,好狠狠的賺上一筆!
這就導致了街面上原本用於儲存出口小麥的雙耳瓶堆積如山,但裡面卻連一粒麥子都沒有的局面。
將本逐利,囤積居奇是商人的天性,無可厚非。
反正羅馬人有的是錢!
不賺白不賺!
但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希臘城邦卻受不了,他們祖上闊過,但因為自己的敗家行徑,又被羅馬洗掠一番之後窮的叮噹響,因此如同他們的後世子孫向歐盟求救一樣,他們選擇派出使者前來埃及總督府交涉……
嗯,準確的說,是向大漢祈求援助。
畢竟一頓不吃餓得慌。
當人們飢腸轆轆的時候,自由和民主純屬扯淡,別管是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亦或是畢達哥拉斯學派、蘇格拉底學派、柏拉圖學派還是犬儒學派都救不了希臘人……
只有真金白銀,或是大漢的仁慈。
因此港口旁邊的陰影下,來自希臘城邦的塞巴斯蒂安、盧克和馬其頓王國的安東尼望眼欲穿,期盼著港口外能出現那一條懸掛著赤色描金大旗的槳帆船。
那是埃及總督竇廣國的座駕。
赤色描金大旗上纏繞著雷霆的長劍,刺破了羅馬人束縛在東地中海各民族、國家、城邦身上的枷鎖,而珙桐花和金色麥穗,將會帶給他們所有人希望。
和平與發展,以及食物……
安東尼既是堅定自己信心,也是勸說塞巴斯蒂安和盧克不要那麼慌張的說道:“放心吧,竇總督是一個很好說話的人,況且大漢的皇帝陛下慈、慈……”
塞巴斯蒂安接嘴說道:“慈悲為懷。”
安東尼重重點頭:“對,慈悲為懷,是人間之神,必然不會看著我們的人民捱餓而死……況且我們也是東約(東地中海公約組織)一員,理應有最惠國待遇,能用之前的價格購買小麥才是……”
盧克嘆息:“但願吧。”
塞巴斯蒂安滿臉沮喪:“你們說,竇總督會不是是故意躲著我們,才故意說是去北方和高盧人還有草原蠻子談判去了?”
安東尼搖頭說道:“我覺得不是。”
塞巴斯蒂安轉頭問道:“為什麼?”
安東尼小聲說道:“難道你們不知道,不僅是竇總督不在亞歷山大里亞,三巨頭之一的蟲大團長也不在這裡!”
盧克皺眉問道:“三巨頭?”
他雖然是希臘城邦的代表,但卻不是雅典人,而是來自伯羅奔尼撒半島北部的阿哈伊亞同盟的一員。
嗯,所謂的阿哈伊亞同盟最早是由古阿哈伊亞人所建立的城市聯盟,每個加盟城邦在內政方面仍然獨立自主,同盟內部各邦一律平等,內政自主,僅在外交和軍事上要求一致行動。
因此就在這種一盤散沙中,在馬其頓人崛起的時候被馬其頓人輕鬆拿下,雖然後來聯合羅馬人幹爆了馬其頓,但這無疑是引狼入室,但好在大漢神兵天降,從羅馬人手中解放了包括阿哈伊亞同盟在內的希臘城邦。
不過他們是在去年正式加入的東約。
也因此,盧克並不太清楚埃及總督府的權力構成。
塞巴斯蒂安壓下臉上見到鄉巴佬的鄙夷,解釋道:“所謂三巨頭,指的是埃及總督竇廣國,黑帆騎士團大團長蟲仲,以及東地中海發展銀行大總管王並弓。”
嗯,王並弓是高陵候王周的長子。
王周是老秦貴族,和王翦是同宗,在雍王章邯被漢軍打敗之後歸降,之後參加過滅齊之戰。
垓下之戰項羽敗走,劉盈‘率領’盧綰、灌嬰、蟲達追殺項羽的時候,王周也在軍中,不過那一戰王周沒有封侯,真正讓他封侯的戰爭是平定英布,戰後受爵高陵候,食邑九百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