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五年四月(孟夏)初二。

泰山東麓,紅日高懸,萬里無雲。

極遠處鱗次櫛比的帳篷中,隱隱有絲竹鼓樂之聲,樂女歌姬的淺吟低唱,一片太平盛世的既視感,和周遭田野間忙忙碌碌抗旱的農夫形成了鮮明對比。

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劉盈從帳篷中走出,抬眼看了看天空,好心情瞬間被晴朗的天氣搞的蕩然無存。

“看樣子,今天又不會下雨了。”

他輕聲呢喃,扳鞍上馬,馳入遠處等候多時的隊伍。

張不疑打馬迎了過來,皺眉吐槽:“終於出來了,我等的花都謝了!”

劉盈只當沒聽見,自顧自問道:“今天有什麼安排?”

張不疑攤攤手:“還能有什麼,接著打獵唄……”

劉盈有些無奈:“連著三天了,就不能有點新意?”

張不疑皺眉:“新意?那你說,這荒郊野地的,不打獵還能幹嘛?”

劉盈搖搖頭:“我就是沒有想好,才問你有沒有別的安排……”

張不疑也搖了搖頭:“距離封禪,也就是夏至日還有不到一旬,現在再去弄別的也沒有時間了!況且功候諸王的子嗣齊聚於此,就是為了在你面前露個臉,你若不去,不好吧?”

就是因為這我才煩的要死……劉盈長嘆,但還是坐在馬上一顛一顛的向著遠處的皇家狩獵場而去。

嗯,說是皇家狩獵場,其實就是泰山行宮周邊靠近山林的一處空地。

漢國是封建王朝,皇家行宮自然要有皇家行宮的體面,除了那些看守行宮的戍卒和宮人可以稍稍利用一下閒置的土地撈點外快,剩下的土地哪怕拋荒也不會允許臨近百姓越界耕種。

雖然春夏之交是野獸繁殖交配的季節,官府禁止百姓進山狩獵,但這種禁令很明顯並不適用於權貴。

尤其是皇帝。

不過更重要的原因是皇家狩獵場的獐鹿狐兔並非純野生,而是少府從別處購買,放歸在這裡的山林間的半野生動物。

因此,權貴們攛掇劉盈打著‘習練弓馬’旗號在這裡舉行的‘夏苗’,那幫以給人挑刺為生的御史們也三緘其口,只是上了一些奏疏彈劾諸王飲宴豪奢……

嗯,‘夏苗’指的是國君在夏季展開的狩獵活動,相對應的還有春天的‘春蒐(sōu)’、秋天的‘秋獮(xiǎn)’,以及冬天的‘冬狩’。

這些稱呼,早在《左傳》中就有了,而相應的禮儀流程,也可以一路追溯到西周時期。

不過再有趣的遊戲,玩多了也一樣會覺得無聊。

尤其是參與者的目的大多不純……

劉盈很享受那種眾星捧月,所有人都簇擁著他,吹噓著他的環境,因此他並不覺得那些人拼命在他面前展示自己,試圖吸引他的注意力有什麼不妥。

所以,他對於這場持續很多天的狩獵的厭煩,在於按照禮制,獲得的獵物就是食物,捕捉到什麼吃什麼!

這,就要了親命了……

野生動物的味道其實很差,尤其是那些主要吃雜草野果,不存在人工育肥以及提前閹割的獐子、麋鹿之類的大型食草動物,不僅帶著一股天然的腥臊味,而且因為運動量很大,導致肌間脂肪含量極低,哪怕燉煮許久,想要吃頓飽的,也需要一副好牙口才能將一根根又粗又硬的肉絲咬斷。

重要的是,塞牙!

每一條肉絲,都能找到屬於它的牙縫!

所以,這也是劉邦寧願陪著呂雉在行宮居住,也不來這裡湊熱鬧的原因……

無他,這老頭嘴裡的牙快掉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