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盈:小白臉可惡,吃軟飯的老白臉更可惡!(第1/4頁)
章節報錯
渭水之南,在遠離人潮洶湧的長安城的地方,是一片生機盎然的農田。
五月,小麥進入收穫期,縱橫交錯的麥壟,彷彿是寫在廣袤大地上的一行行詩句,大片的小麥長勢喜人,泥土的芬芳混雜著麥苗的清香撲面而來,麥田如詩如畫,滿是令人心醉的金黃。
不過很多的麥田邊上都扎有籬笆,田邊樹下還有人結廬而居,從隱約可聞的犬吠聲判斷,麥田周圍懸掛著的內有惡犬字樣的警示牌並非是說說而已……
這裡,是原本大漢公學農學院的試驗田,而現如今聚是一團火的大漢公學散是滿天星了,大漢公學農學院正式更名為皇家農業大學。
校址雖然沒變,但辦學經費和招生規模將更上一個臺階。
這一點,從麥田旁邊水泥路上往來不絕運送水泥磚頭等建材的馬車可以證明。
“麥田果然治癒……”劉盈張開雙臂,滿臉感慨的看著遠處的風吹麥浪,完全無視了那些頂著太陽在田間拔草的農學生的異樣的眼神。
今天,他微服出巡,頭上戴著如今風靡大漢的劉氏冠,身穿黑色曲裾,外披紅色紗衣,儼然一副外地遊客的樣子。
事實上,大漢公學這邊的試驗田,也是來長安的遊學士子、商賈旅人必打卡的一個景點……
】
因為在這裡種田的可不是什麼老農民,而是被稱為天子門生的大漢公學的學生……
嗯,主要是嘲諷。
畢竟這時候農業人口占比很高,考不上大漢公學的少年在家鄉務農,結果好不容易在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考上了大漢公學,可依舊要在田間務農……
所以,大漢公學農學院也多次蟬聯友善度最低學院的稱號……
但儘管如此,每年報考農學院的人數也遠比很多學科多得多,農學院的畢業證書也被稱為含金量最高的學歷證書。
國以農為本。
凡是能透過考試,成功獲得畢業證書,就將直接上岸,被任命為食祿百石的田典,負責教授鄉里的百姓如何科學種田。
而和農學院並稱雙壁的,還有旨在為帝國培養畜牧、獸醫等各類高階技術人才的帝國高等農牧綜合大學。
畢竟鄉一級的下屬官吏中,有一個叫做‘牛長’的小官,主要負責在農時將公家的耕牛駑馬借給並監督鄉里的貧民使役,然後在農閒時期負責牲畜的餵養和繁育。
所以在試驗田的另一側,被一道低矮圍牆圈起來有許多牛羊馬匹優哉遊哉吃著草的地方,就是外地人來到關中之後的第二個打卡點……
嗯,其實還有一些是騾馬商人。
劉盈今天熘達到這邊來玩,另一個目的就是旁觀這裡的一場拍賣會。
天馬拍賣會。
說是天馬,其實只是一個噱頭,源自於第一年的時候一個壓箱底的拍品,是一匹被西域商人走私而來的汗血寶馬,種公馬。
此後,拍賣會的名字就沿用了天馬之名。
所以在劉盈身後,張不疑看著一名畫師打完《劉盈在農田》的底稿之後,滿是不耐煩的說道:“行啦,再不去好東西就賣完了……”
上次大軍遠征遼南,他從箕準的王家廄舍中挑選了近百匹良品果下馬,但要想維持一個大型且產出豐碩的馬場,必然還需要別的一些優良血統的種馬。
如今劉盈透過冊封阿雅為匈奴女王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匈奴人不斷南下侵擾的問題,也因此,偌大的北方草原,頓時變成了漢國權貴的後花園。
比如張不疑,在獲得了上百匹優良的果下馬之後,就和一支匈奴小部族簽訂協議,由張不疑負責給匈奴牧民提供糧食布匹等生活用品,然後僱傭匈奴人在劃給他們自己的草場上為張不疑照料牛羊馬匹。
如此,匈奴人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張不疑可以獲得一批專業的畜牧人才為他所用,然後得到更多的財富。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雙贏。
而如張不疑這般和匈奴人簽訂盟約的漢國權貴數以百計,毫不誇張的講,正是有了這種漢人權貴和匈奴普通牧民之間的深度合作,才使得帝國北部邊疆再無烽煙。
畢竟匈奴牧民跟隨頭領南下劫掠的目的,是為了活下去,為了獲得更加美好的生活。
如今匈奴單于是漢人的媳婦,只有獲得漢國的支援才能坐穩王位,而匈奴牧民也不需要再和漢人玩命,就可以獲得理想中的生活。
所以,何必再有戰爭?
所以,必然鑄劍為犁。
劉盈放下手臂,收起擁抱前方的姿勢,回頭看了看張不疑身邊那兩個面板粗糙,雙頰滿是高原紅的男人,接著看向張不疑笑道:“你先去吧,我還要再見個人……”
“神神秘秘……”張不疑小聲滴咕,旋即轉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