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劉盈:穿越,然後開始造神運動……(第1/5頁)
章節報錯
遼南半島北部。
樊會站在茫茫叢林之外,莫名想起劉盈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如今在遼南,這句讓他最初有些懵懂的話,如今得到了驗證。
在他身後,不僅有徵調而來燕代軍隊,還有從東胡肅慎招募而來的部族勇士。
只是相較於漢人而言,那些部族勇士對這裡的環境更加適應。
他們不僅從不迷路,重要的是還能夠在茂密的森林之中縱馬馳騁,絲毫不擔心會被樹枝掛住,從馬背上摔落……
或者說,其實是他們並不怎麼惜命。
尤其是在樊會開出‘鉅額’懸賞令的情況下。
此次討伐箕國叛亂的戰爭,北路軍的使命並不是攻城拔寨,和劉盈會師王險城下,他們的主要任務其實就是擄掠人口,畢竟在如今這個年月,土地並不稀罕,勞動力才是最為稀缺的存在。
但讓樊會萬萬沒想到的是,在衛滿的堅壁清野之下,窮苦潦倒的百姓紛紛逃離家園,或向北走、或向南行,背井離鄉艱難跋涉,只為了討一個活路。
所以,本來以為自己要扮演惡人的樊會和北路軍,瞬間成了解民倒懸的王師……
因此,為了儘可能多的蒐集逃難的人口,熟稔森林的部族勇士就派上了用場,按照樊會給他們開出的賞格,每戶難民價值食鹽半斤,亦或是相應價碼的烈酒、布匹。
尤其是棉布,更是敞開量兌換。
但一切的前提是,戰後結算。
這並非是樊會小氣,主要是東北的部族勇士們沒有什麼敬業精神,你若是每單都給他們現結了,他們賺夠一匹馱馬的物資之後,拍拍屁股就回家享受去了……
所以,先幹活,後結賬……
當然了,為了安撫人心,主要是給別人一點盼頭,對於那些想要兌換烈酒的部族勇士,樊會並不刁難。
畢竟對於酒鬼而言,沒有一滴酒可以活著看到第二天的太陽……
於是軍中糧米布匹堆積成山,但烈酒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一箱箱的飛速減少……
也就是此刻大軍距離海岸線不遠,可以透過貨船進行補給,否則不僅沒有足夠的烈酒用來支付賞金,就連輪換的漢軍,以及隨行的民戶也早就斷了頓……
嗯,樊會停留在燕國的那幾天不僅又在加緊訓練軍隊,更重要的等待盧綰承諾給劉盈的二十萬戶燕國移民,以及給代國強行攤派的五萬戶移民。
不過考慮到補給問題,以及前期的基建速度,跟隨大軍出行的只有代國的五萬戶移民,以及燕國的第一批兩萬戶移民,至於後續的十八萬戶移民,要在未來三年時間慢慢遷徙。
而這種分批次遷徙的政策,也同樣適用於從楚、燕、趙、中山等國遷徙的民戶。
但儘管如此,足足七萬戶的移民,再加上好幾萬的軍隊,也組成了十幾條首尾不相見的龐大隊伍。
遼南半島的道路雖然爛,但遷徙的百姓大多都有一輛或是多輛四輪馬車,雖然拉車的牲口大部分是牛、驢、騾這樣的經濟實用型牲畜,但總歸比單純依靠兩條腿要快得多。
此刻行走在崎區不平的土路上,人聲鼎沸,牛吼驢叫,熱鬧極了……
如果衛滿見了這一幕,也許就不會對於劉盈所說的百萬大軍心有疑慮了……
而同樣信心倍增,對於天朝上國的實力再無懷疑的,還有被東胡、肅慎的部族勇士綁在馬背上抓回來的箕國百姓。
最初的時候,他們以為小命休矣。
但部族勇士的不打不罵,還是讓他們心中升起一抹安全感。
為奴為婢,總要好過曝屍荒野。
只是萬萬沒想到的是,下令將他們抓走的,居然是漢人!
原來,這世上真有天上掉餡餅的美事!
原來,被他們奉為人間美味的野菜窩窩頭,在漢人那裡只是用來餵豬的飼料……
原來,就算是連他們的頭領村長也捨不得多穿的棉布,在很多漢人家庭裡就是一塊普普通通的抹布……
原來,人,還有另一種活法!
這一刻,他們對於軍中的漢官讓他們簽署的放棄家鄉田宅的文書再無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