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

帶著幾許暖意的風徐徐吹拂,預示著嚴冬即將過去,春天將會再一次降臨人間。

昭武城頭,用犛牛尾裝飾的奔馬大旗迎風招展,向整片草原傳達著一個訊息。

烏孫,仍在人間!

不過也快了。

昭武城孤城一座,積粟不多,當沒有外援了之後,就只能是坐吃山空,一點一點將存糧消耗殆盡。

然後,守城的烏孫人就給各路商賈組成的‘志願軍’上了一課,也讓那些之前踴躍牽頭的漢商們重新回想起了據說是某個儒生編寫,用來貶低墨家,去歲在新豐城大劇院熱播的一出摺子戲。

東郭與狼!

大意說的是晉國趙簡子狩獵中山,一頭狼中箭逃脫,恰好被路過的墨者東郭先生所救,之後狼恩將仇報,想要吃掉東郭先生,最終卻被一名路過的睿智老者反殺的故事。

而對於昭武城中的商賈來說,烏孫人就是這條中山狼。

當城中糧食短缺之時,商賈們攜帶的駱駝馬匹,就成了烏孫人的軍糧,再然後,則是隔三差五就會有一兩個商隊成員消失不見。

最先是胡姬和商隊的嚮導、僮僕,接著是西域胡商,最後則是暴力反抗的漢人商賈……

而沒有這些商賈以及他們僱傭的護衛提供技術支援、戰術指揮,代價則是城牆上的戰棚、角樓破損之後,再也沒有絲毫修葺,完全喪失了守城的作用。

不過好在城外的匈奴人也沒有了一開始的衝勁。

當那些被強徵而來的白首軍以及渾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國的僕從軍因戰死率過高而拒絕出戰之後,那些由普通匈奴牧民轉化而來的輕騎兵,雖然被千夫長、當戶、且渠之類的貴人驅趕著攻城,但卻出工不出力,只是雷聲大雨點小的裝裝樣子。

因此,這些天來,城下射上來的羽箭稀稀疏疏,城上還擊的羽箭也同樣寥寥無幾。

老上單于對此心知肚明,但沒奈何,誰讓匈奴人從之前的橫掃千軍,打成了現在的拖拖拉拉呢?

所以,他一直在等,等到昭武城中的烏孫人吃光最後一口糧食,餓得受不了的時候再發動總攻!

嗯,勸降已經不可能了。

烏孫人也不傻,單不說和匈奴人之前的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就算是這段時間的守城戰,也殺傷了不少的匈奴人。

所以,就算是開城出降,也必然會被匈奴人屠城!

因此,城中的烏孫人也在等,他們的王已經去了漢國請求援兵,想必就快回來了!

而他們的信心,源自於昭武城是絲路上的一顆明珠。

從前太平時節,每天都會有一隊隊往來東西的商隊入城修整,順便收購那些畏懼旅途遙遠,因此止步不前的商賈低價拋售的貨物。

雖然烏孫王盤剝不重,但積少成多,城中的王宮修建的金碧輝煌!

天氣晴朗的時候,隨便站在很遠的草原之上,也可看見王宮正殿那純金製作的尖頂燁燁生輝,無言誇耀著烏孫王國的富強和輝煌!

只可惜烏孫人是遊牧政體,逐水草而居,即便是烏孫王也不例外。

也因此,在匈奴人的閃擊之下,烏孫王僅以身免,妻子女兒都做了匈奴人的俘虜……

不過這對草原人來說不算什麼,他們最重要的還是自身、以及財富和馬匹,烏孫王丟下老婆孩子自己跑路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

上一次他們被月氏人突襲,後來不照樣重建了烏孫國?

所以,只要漢軍發動攻擊,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城頭上,面有菜色的烏孫人開始給彼此鼓勁,同時不忘在城牆顯眼處畫了一個印記。

這表示著他們被圍攻了多少天,以及敵人攻城是否兇猛。

所以,從那一長串的圖畫上可以看出,匈奴人至少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沒有認認真真的攻過城了……

而在烏孫人覺得今天又會是一次雷聲大雨點小表演時,城外蹄聲大作,射上來的箭矢驟然間密集如雨!

幾個剎那之間,就有上百烏孫人中箭倒下,發出如野獸般痛苦的哀嚎!

箭雨過後,短暫休整重新鼓起勇氣,準確的說被匈奴人用刀子逼迫的白首軍扛著這些天打造的爬簡易攻城器械,再一次對昭武城發動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