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劉盈:好人一胎兩個……(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完劉盈的‘解釋’,蕭何雖然不甚滿意,但既然劉盈能夠自圓其說,他也就不打算刨根問底了。
畢竟過往幾十年的人生經驗告訴他,有些事情不一定能夠得到答桉,或者說最終的答桉說不定連他這個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相國也承受不起。
於是他不再糾纏煤炭的價格,反正老百姓不是傻子,如果燒煤比燒木炭的價格貴,那麼自然就沒人燒煤炭了……
張良則愣了一下,歪著頭問道:“為何是魯班一號?你不是……”
他是知道劉盈又一次成功‘當選’墨家矩子的事情,因此對於蒸汽挖掘機被命名為‘魯班一號’而感到詫異。
劉盈解釋道:“若無昔日魯班發明墨斗圓規,如何能有這後世的諸般能工巧匠?因此這種劃時代意義的器械,自然當以魯班之名!”
嗯,他沒有說的是,在後世魯班獎是建築行業的最高獎項,雖然並不會真的是評選發出,但畢竟魯班才是土木狗的祖師爺……
至於墨子,其人政治家、思想家的身份更重,掌握和傳授給墨者的諸般技巧,只是用來實現‘道’的‘術’,因此墨家其實也和其他學派一樣,重視思想勝過重視技術。
張良雖然沒有收穫最佳答桉,但他就是隨口一問,因此真真假假的對他來說完全無差。
而在另一邊,蕭何慢慢站起向南眺望,眉頭漸漸皺了起來:
“我記得從前選址在這裡修長陵的時候,我和陛下曾親臨此地,那時候大約也是在這個位置,下著濛濛小雨,我站在這裡向南眺望,隱約可見南山籠罩在煙雨之中……”
“而今日天氣晴朗,我極目向南眺望,只能看到長樂未央兩宮的身影,卻不見南山……”
“這是我的眼睛不行了嗎?”
張良也站了起來,手搭在眉頭向南眺望,十分肯定的說道:“不是你的眼睛不行了,就是隻能看到長樂未央兩宮,不見南山……”
嗯,他很肯定的原因在於他閒暇時候會去山裡狩獵,經常要在雜草叢生之中追蹤野獸的足跡,因此眼神很好。
劉盈指了指那些位於長安城下風處的工廠:“應該是那些工廠的原因,畢竟現在站在渭水北岸,還能夠依稀看到那裡的滾滾煙霧……”
蕭何微微轉了轉腦袋,果然如劉盈所說,依稀可見滾滾濃煙,尤其是如今長安城沒什麼三層以上的建築,那些動輒十幾米高的煙囪就無遮無攔,清晰可見。
張良轉身看向劉盈,一副剛剛回憶起了什麼的樣子:“你之前說過,工業用的煤炭,主要來源是上郡的煤礦,那裡的煤炭耐燒但有味道……那種味道,可是那種臭雞蛋或爛韭菜的氣息?”
二氧化硫的味道咯,很正常……劉盈輕輕頷首。
蕭何也一臉恍然:
“我說呢,最近這一段時間總是能聞到這種臭雞蛋味,起初我還以為是老鼠之類的死在了床下或是櫃腳,於是讓家裡人把整個相府翻了個底朝天,結果一無所獲……沒想到不是我家的緣故,而是這種煤炭的原因!”
劉盈有些心虛的低下頭,畢竟這種瀰漫在長安城周圍的臭雞蛋味,其根源在於粗放的工業以及從上郡源源不斷運來的煤炭。
他之前說眼前這臺蒸汽挖掘機是第一臺,其實指的是第一臺用在關中的機器,最先造出來的第一批蒸汽挖掘機,早就順著鐵路運到了上郡的煤礦。
也因此,上郡幾個縣的煤炭產量直接翻番,每天都有堆積如山的煤炭運往貨運站,等待著裝車轉運到長安東邊那些大型的工業集聚區。
因此關中的氣味不好聞,也很正常。
不過劉盈想了想,如果上郡還有隴西郡的黃土塬水土流失問題得到遏制,那麼關中的環境問題也不至於像歷史上那麼惡劣。
重要的是隨著鐵路的蔓延,物流以及帝國掌控天下的能力進一步提升,關中之地縱然是聚齊上億人口也沒有問題,不存在因為糧食不夠吃,皇帝需要帶著滿朝文武官員流浪到東都的慘狀。
換源app】
所以,長安城這座首善之都的藍天白雲問題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畢竟勳貴帝室齊聚此地,總不能每天聞著臭雞蛋味睡覺吧?
於是劉盈仰起頭,看向蕭何說道:“老師,你覺得咱們把那些冒黑煙的工坊都強制搬遷……嗯,比如搬到三川郡、河內郡、碭郡這些可以依靠大河貨運的郡縣去怎麼樣?”
蕭何想了想,不置可否的說道:“只要你能說服你小舅……他這個內史能夠同意,我就無條件支援你。”
他的意思很明白了,關中的工坊雖然重汙染,但卻可以提供工作崗位,一百畝農田充其量提供五個工作崗位,但若是用做工業,至少可以解決兩三百人的就業問題!
工人有錢了,商業就興旺,最終就有了呂釋之時常掛在嘴邊的,內史府一地之力,上交稅賦佔全國收入一半的豐功偉績!
所以,要想搬遷工坊,呂釋之那裡的阻力就會無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