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劉盈:不抑兼併!(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著劉盈的話,劉肥隱隱覺得那裡有些不對,但又說不上來,畢竟他吃過無數這樣的虧,被劉盈從小坑到大……
但劉鼻卻沒有這種感覺,一臉興奮的和劉盈約定時間。
其實他這些年算是看明白了,做個逍遙藩王也沒什麼不好,反正皇位也和他沒關係,重要的是如今長安城是個花花世界,只要有錢,日子過得不比皇帝差!
劉信也是如此,皇位神馬的他是想都不敢想,唯一的訴求就是繼續留在南邊。
畢竟他只是個侯爵,若是回到長安,則只能低服做小,但在日南都督府,卻是起居八座,一呼百應!
因此,他日常貪慕女色歸貪慕女色,但對於政務卻是兢兢業業,絲毫不敢懈怠。
劉盈說讓他明天去看看所謂的‘展銷會’這件事,他自然遵從,如果真的如劉盈所說,農機商社有著全套種田的機械,哪怕不如劉盈所吹噓的那樣,勝人力十倍,他回去之後依然會強令那些農場主們,每人一套……不,兩套,用一套備一套!
反正花的不是他的錢,而只要能夠討好劉盈,他這個大都督就能做到地老天荒!
看了看劉肥和劉鼻的表情,劉盈嘴角揚起,如今時移世易,他的很多想法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工業化最缺的是什麼?
答桉毫無疑問是人!
它需要大批人員投入到這場規模龐大的生產中,將人變成一個個零件,帶動起這臺巨大無比的機器。
毫不誇張地說,英國正是有了‘羊吃人’的圈地運動,將大批農民趕離土地,使其成為自由勞動者,才為後來的工業革命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工業時代就是如此粗暴,只要往這座熔爐裡不斷投入受過普及教育的勞動者,就能換來豐厚的回報。
工業分類越細,所需要的人口便會成倍擴大!
而海峽對岸的法國老為什麼沒有完成工業化,反倒被他們瞧不起的北方蠻子遠遠甩在身後,眼睜睜的看著英語這個曾經連英王都不會說的語言,成為如日中天的通用語。
很大程度,就是因為均田制!
法國的均田制導致了土地無法集中,也就沒法像英國的權貴那樣把佃農們趕出農莊,然後進行現代化改造提升效率。
同時農民由於有了土地,生活質量有一定的保障,就會選擇留在農村務農,而不進廠打工。
畢竟工業化初期,血汗工廠才是常態,資本的每一個毛孔中都充斥著骯髒的血,以至於連歷來反動的宗教勢力都看不下去,為工人們爭取了‘禮拜天’這個福利。
當然了,神父們大機率只是因為工人忙著上班,無暇來教堂禱告聽講……嗯,主要是捐錢,因此才聯合貴族和政府,共同打壓工廠主。
而劉盈就是基於此,思想才有了轉變。
由於過往很多年的教育,他對於‘土地兼併’這個詞格外上心,因為土地兼併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流民四起,然後就是殘酷無情的戰爭,新王朝在取代舊王朝,進入下一個輪迴。
但細想想,問題的關鍵其實不在土地兼併,而在於後面的流民四起。
之所以會有流民,一方面是苛政、天災人禍,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失去了工作,失去了養家湖口的機會。
那麼問題來了。
一畝地若是用作農業,最多提供一個勞動力的崗位,但若是用作工業,哪怕是家庭式的作坊,也可以提供五到十個工作崗位!
所以,流民不可怕,只要把他們塞進工廠,讓他們能夠打螺絲賺錢就行了!
只要沒有大規模的天災人禍,有了錢也就有了糧。
肚子飽了,也就沒人想要違法亂紀,更別說是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去造反了!
】
畢竟搞錢才是王道!
因此,才有了墾殖令,以及那些勝人力十倍的先進農機的出現。
機械化的農業生產,在增加效率節省人力的同時,也會進一步提升土地兼併的進度,加速滅絕小農經濟,完成農業轉型。
這樣不僅可以提供更多也更加廉價的農產品,為工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讓整個社會螺旋向上,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所謂摸著鷹醬過河,不外如是。
而無論是儒家還是其他諸子百家的理念,君主,就是那個要帶領所有人走向幸福的天選之子!
某預備天選之子微微插腰,莫名驕傲了一下,視線被另一邊的騷亂所吸引。
在那裡,劉太公、劉邦、呂雉等人圍成一團,緊張兮兮,而在他們正中,許負傻乎乎的坐在原地,伸出白生生的胳膊,任由竇漪房替她把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