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劉盈:西北望,射天狼!(第1/2頁)
章節報錯
“為甚?”
呂釋之瞪著眼睛:“你心裡不清楚嗎?還在這裝?”
我裝什麼了,我真的不知道……劉盈滿臉茫然的搖搖頭。
“真稀罕嘿,這天下還有你小子也不知道的事?”呂釋之半得意的挑挑眉,接著說道:
“還不是你搞出來的什麼墾殖令,如今關中好多人都一股腦的退還林地、旱地,置換了北方四郡的草場,準備養羊去了……”
“三四萬人一股腦的扎向北邊,至少帶走了上百萬只羊,不光把關中的羊搜刮一空,就連三川郡、隴西郡的羊也被他們搶購一空……”
“一時之間,長安羊貴……內史府西邊那家賣水盆羊肉的老店已經關張好幾天了!不光是我,府裡的很多官吏也都在背後罵你呢!”
你們喝不上羊湯關我屁事!但,這也算是未曾設想的道路……劉盈皺皺眉說道:
“這個我倒是真沒在意……畢竟我買有十幾個牧場和農莊,專供東宮和未央、長樂兩宮。唔,看樣子日後要讓人每日調研長安物價了……”
“可沒道理啊,這幫傢伙都這麼有錢的嗎?居然把長安的羊都買光了?”
呂釋之帶著幾分譏諷的笑容:“你不是忘了有一種叫做債券的東西?那幫遷往北方四郡的傢伙動不動就兌換了一兩千畝的草場,最少也能養六七百隻羊……”(注1)
“咱們算一下,我聽人說過,說是羊兩年三胎比較多,就按照每次生一個,那麼像這種規模的牧場,一年少說也要賣掉兩百隻羯羊。關中羯羊千二百錢一隻,考慮到商人要賺的錢以及路上的運費,牧民賣羊的時候,每隻九百錢總是有的。”(注2)
“兩百隻乘以九百錢,每年收入最低也是十八萬錢……所以,這長安城中,多得是願意花錢購買債券的傢伙!畢竟羊群前期的基數越大,實現回報的速度就越快!”
劉盈輕輕點頭,呂釋之算的其實比較保守了。
呂釋之計算養殖收益的時候,套用的他曾經在咸陽遊學時,秦朝的老戎狄們散養遊牧的養殖方式,而現如今隨著苜蓿、黑麥草這樣的高產且營養豐富的牧草推廣開來,單位面積能夠承載的牲畜數量也大大提升。
畢竟漢初的氣候依舊溫暖多雨,河套地區的降雨、氣溫類似於後世黃河中下游的河南、山東,在草原上種植牧草完全不成問題。
一隻羊一年差不多要吃掉兩千斤以上的草,若是將草場改造一下,清理雜草種上高產牧草,比如畝產在兩萬斤以上的黑麥草,千畝草場養活兩三千隻羊都綽綽有餘!
而且如今和前秦最大的不同其實不在於牧草,而是養殖的方式。
比如從前的牧民就是單純的散養遊牧,而現在是半散養,也就是白天放牧,傍晚趕回圈舍再喂一點玉米豆百用作增肥。
這樣一來,基本上春天生的羊羔,到了冬天的時候就可以出欄上市,而這也是羯羊口感最好,肉質肥嫩不羶的時候,無論燒烤清燉,怎麼樣都好吃!
劉盈吞了吞口水,心中泛起另外一個疑問:“千里迢迢販運活羊?光是一路上餵羊的成本恐怕不低呀……”
他說完,立刻恍然,果不其然就看到了呂釋之一臉鄙夷的神色,聽到了滿是嘲諷的話語。
“我記得你小子之前說別人一孕傻三年,沒想到你這不懷孕也傻了!你忘了剛剛通車的長九鐵路啦?人家不能用火車花兩天的時間飛渡千里,然後再遊牧著去自家牧場?”
劉盈臉上一熱,岔開話題:“也就是說,這段時間置換草場的人多,而置換農場的人少?對吧小舅?”
呂釋之點點頭,臉上滿是優越感:“當然。你可知其中原因呀?”
劉盈歪著頭:“願聞其詳。”
呂釋之解釋道:“置換牧場的人多,主要是放牧相對簡單,家裡的男人騎上馬帶上弓箭在牧場周圍轉一圈,基本上就沒有狼群敢再靠近羊群,因此放牧羊群的時候,家裡的女人或者小孩帶上四五條大狗就行了。”
“但種田卻不同。”
“周朝時期有言,說是一人蹠未而耕,不過十畝。也就是說,十畝田就是一個五口之家能夠經營的上限了。而到了大爭之世,這句話就變成了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
“這主要是鐵質農具的大量應用,至於現在,哪怕推廣牛耕、馬耕,有了更輕便的耕犁和播種效率更高的耬車,這個一夫百畝的上限依舊存在。”
“原因很簡單,這解決的其實是翻耕、播種難的問題,而收割的時候依舊要靠人一鐮刀一鐮刀的去把成熟的莊稼割回來。”
“這也是為什麼無論是李悝變法還是商鞅變法,庶民授田的數量都是以百畝計算。只有有了高爵,才能夠合法佔有隸臣或是驅使無爵位的庶子為自己無償勞動。”
“也因此,在北方四郡置換農田,響應只有那些豪右勳貴家裡的庶子旁支,他們分不到關中的良田,但可以合法驅使隸臣為他在田間勞作。”
“至於平民,還是換牧場更加合適一些。”